top of page

[神學輕鬆聊03]警鐘敲響!90%信徒將要消失?

作家相片: 神學少女神學少女

已更新:2022年8月13日

(感謝聽友俐淳協助撰文💕)(本篇影片附有字幕 https://youtu.be/K5s-0xFFMv4


與談人:愛臨/神學少女


前言:



今天很高興再次邀請到愛臨往下深談,我們要坐上雲霄飛車來聊一聊教會觀,在開始聊之前,我要先解釋一下為甚麼我要採訪你和你怎麼看教會,主要是因為疫情之後,台灣的教會面臨很大的改變,很多的教會領袖開起論壇、研討會去想教會該怎麼辦,像我自己是在小型教會,大約一百人左右,隨著疫情期間聚會和主日都改為線上,你會發現觀看人數很少,恢復實體之後回到教會的會友大概一半左右,我想這對牧師來講應該是一件壓力蠻大的事情,擔心信徒的靈命……

台灣其實已經比其他國家幸運很多,請愛臨為我們來介紹一下國外教會在疫情的狀況。





一、疫情對國外教會的影響


從2020年疫情爆發以來,台灣幾乎感受不到疫情的威脅,大概是去年五月才爆發,在我居住的城市一天到晚在封城,我基本上有半年的時間以上是在線上上課,聚會的部分,我有在兩間教會聚會,當地的教會規模很小,大概十幾個人而已,也沒有甚麼線上聚會,牧師會在每個主日錄個小短片鼓勵大家一下。


華人的教會的話,我們就是直接用線上,我講道就是對著螢幕、查經班也是用zoom聚會,線上的方式維繫我們很大一段時間,當地有一間教會非常有趣,他基本上已經關掉了,即使疫情趨緩他也沒有再恢復了,弟兄姊妹組成了七個家庭的小組,他們換了一種形式繼續下去,也就是說他放棄了傳統的堂會概念,有點像是回到了初代教會的模式,中小型教會因為關係緊密,所以很快就可以轉換成小組模式,聚會也不一定要有牧師。


在台灣的基督徒可能比較難想像主日沒有講道的模式,其實在初代教會講道並非聚會的核心,聚集的中心是為了敬拜上帝,在人和人之間的關係是彼此扶持和激勵,因為我們在生活上有軟弱,在信仰上會跌倒,所以信徒的聚集是必要且重要的,在當時的時空背景之下,選擇做一個基督徒就已經很不容易了,所以傳道人最重要的工作是幫助弟兄姊妹去持守他的信仰。


可是在現代基督徒,可能覺得我需要被提醒,需要去聽一個講道,這個禮拜的宗教任務才算完成了,而且不需要24小時持守身分,因為我們都在一個安全的宗教舒適圈裏面。


其實我現在覺得現在教會的處境有點慢慢要回去初代教會的處境,我也聽到其他牧長有講一個概念,這次疫情就像一個末世警鐘,在提醒我們主耶穌再來的日子快到了,身為基督徒的我們需要警醒,也給世人機會去思考關於永恆的問題,基督徒可能會面臨更多的困難和逼迫,這次疫情帶給教會的問題就是如何聚集和牧養,疫情過後會面臨的可能是更多的問題,各種的原因會讓我們習以為常的堂會聚集越來越困難,弟兄姊妹如何要在這種狀況還可以持守信仰?


台灣其實很特別,在華人地區有很多教會以台灣的教會作為參考值,也有許多人來台灣就讀神學院,在疫情當中我們有一個恩典,在全世界面臨變動時我們還有一個緩衝,可以思考、討論這些問題,但是我覺得勢必有一天我們無法那麼安全的聚會了,如果沒有主日了,那誰來牧養我們?這是一個很可怕的事情。


二、堂會存在的必要性?


我最近有看到有人提出一個概念—教會去中心化,就是我們看教會不是看組織、領袖,而是回歸到教會的本質,教會其實就是信徒的集合,他不是建築物,可是我要提出的是,他不只不是建築物,也並非組織、傳統,更關鍵是人,每個願意將自己生命主權交給耶穌的這些人的集合。


教會真正意義是這些跟隨耶穌的人的集合,去掉組織和傳統,那麽這會造成我面對教會態度會不一樣,是嗎?


我想那個不一樣的態度是如果你知道你這個人就是教會,我們就不會再去倚賴堂會的組織和傳統,就像你剛剛問的問題,如果教會面臨困難沒辦法聚集了,那誰來牧養我們?其實這個問題顯示出我們會過度倚賴教會領袖來牧養我們,如果沒有他們我就不知道怎麼辦,這是一個很大的信仰危機!


ex:疫情之後回到教會的人數驟減,如果這些人還有在收看網路上的講道那還好,但是有些人已經習慣沒有教會的狀態,他的生活回到了未信主的狀態,所以疫情本身也像一個篩子,篩掉了一些在信仰上根基不夠扎實的基督徒,所以我覺得這個疫情只是一個開始,未來會有許多篩信徒的事發生。


三、警鐘響起,信徒當自強!


所以我們應該要認真看待警鐘響起!


沒錯,而且我們要認真去思想,耶穌舉了兩個比喻來描述他再來之前的教會,一個是麥子和稗子的比喻,麥子和稗子在成長時是一起長的,在禾田中你無法分辨,收割時才會將稗子拿出來丟到火中,,另一個是山羊和綿羊的比喻,羊圈裡面有綿羊和山羊,可是只有綿羊才是屬於主耶穌的羊,比喻中說到了末期會將山羊從綿羊那裏分開,所以有一段時間,教會裡面會有真正跟隨主耶穌的人和不是真正跟隨主耶穌的人,我們的問題不是去指出誰是山羊誰是綿羊,我們需要搞清楚自己到底是山羊還是綿羊,是麥子還是稗子。


我們真的可以常常問自己是否有在跟隨耶穌,這個問題能從我們的一些行為看出來,在做選擇時是體貼肉體還是體貼聖靈,很務實地來講我們的選擇常常體貼肉體,很認真的基督徒你當然不會只有這個選項,有的時候還是能做出體貼聖靈的選擇,我們只是在生命成長的過程中練習讓體貼肉體的部分越來越少,我更多願意去體貼聖靈。


我想真正跟隨耶穌的人他不一定在每個選擇上面都是對的選擇,我覺得有一個很重要的特徵,總是希望可以選擇耶穌的選擇。


有時候即使我做不到,但是我知道另一個選擇才是符合耶穌心意的選擇,心中的罪惡感也是一個標誌,下一次能否靠近聖靈一點,


你在各地有聽到教會牧者在討論關於教會現象,你覺得在教會中能做到真正教會觀的基督徒比例有多少?


我前陣子才聽到一個講道,這位牧者是做全球性門徒訓練的事工,他在訪談世界各地教會牧者時問了一個問題,在你們教會當中你們覺得有多少信徒能自我餵養(Self-Feeding),大概只有10%的信徒能夠在沒有牧者的狀態下能夠持守自己的信仰。


不會自我餵養的結局就像植物沒有人幫他澆水,一段時間過後他就會枯死了。


或是一隻羊他沒有覓食的能力,他就會活活餓死了,所以耶穌再來的日子近了,堂會越來越難成型,更重要的是如何讓自己成為能夠自我餵養的信徒,在我們的聽眾裡有些曾經在教會受過傷,牧者、弟兄姊妹固然有錯,有做得不夠好的地方,某種程度我們也可以用自我成長去面對教會所帶來的傷害,當我們是能夠自我餵養的基督徒後,教會所帶來的問題、缺點、罪,他對我們所造成的傷害會更低,不會成為我們和耶穌之間的阻礙。


這也讓我想到一個畫面,我們兩個都是有在種植物的人,一盆花開得很漂亮,當他遇到風吹雨打時,即使葉子花瓣都被打爛了,但是只要他的根是穩的,還有吸取養分的能力,一段時間之後他還是能成長!


所以自我餵養就是這個意思,我們不能只靠外面的人給我們水和養分,當他不給或是沒辦法給的時候就不知道該怎麼辦,我們讀經不只是看過去而已,而是在經文中有領受,能夠從讀經中帶出生活的準則,我覺得這是能夠自我餵養的一個指標。


四、不再讓傷口成為和神之間的阻礙


在自我餵養當中不可避免的是會有傷害,剛好我最近看完了茶金,想來分享一小段台詞,想要送給曾經在教會裡面受過傷的人,台詞如下:


東方美人茶是被蟲咬過的茶,

他天生就是受過傷的茶,

正因為這個傷口,

讓他變成獨特味道的茶,

茶跟人一樣,

傷口可以讓人脆弱,

也可以使人變得堅強,

正是因為傷口,

讓你變得和別人不同。


如果是真的在教會裡受過傷,請告訴自己停止責備教會,思考自己能否成為更堅強的人,可不可以成為真正跟隨主的人,當自己足夠剛強了以後,教會裡的事情已不足以影響你,不會成為你和上帝之間的攔阻,我們都是受過傷的人,最重要的是不要讓自己被這些罪綑綁,能夠自我餵養的人其實你開始經歷的是醫治的大能,和神之間的關係是真實的關係,就像詩篇中的詩人,將自己赤裸的情緒、在別人眼中視為不堪的事情坦然地帶到神面前,同時又緊緊地抓著上帝不放,雅各也是這樣,他知道自己處於痛苦中,甚至在責備上帝、和上帝摔角,但他仍緊緊抓著上帝不放,因為他真正相信那位又真又活的神確實存在。


我有時候覺得如果禱告不會痛,那這個禱告不夠真,因為你感覺到痛,你知道禱告是你的救命藥草,你只能抓著他。


這個真實的關係是你和上帝獨特的故事。


我想對在教會受過傷的聽眾說一些話


我們剛剛的一些討論可能會讓你不舒服,因為那些憤怒還沒有適度處理就跳到饒恕⋯⋯「不要再怪罪教會」,在你耳裡可能會造成另一層壓力,而不是一種支持,但請包涵我們嘗試探討的是從信仰的角度,如何能夠在現今這麼艱難的處境找一條出路。


當90%的信徒可能會消失時,我們要用怎麼樣的心態去面對我們的信仰?


每一個人都在不同的階段,你現在所在的位置非常重要,

就像在節目介紹我寫的那首詩一樣:

"你在哪裡呢?

當上帝輕聲呼喚亞當和夏娃, 你在哪裡呢?"


這是上帝和你之間的故事,是外人無法理解, 但是上帝都懂, 願節目只是拋磚引玉, 讓我們繼續思考在末世時代該如何繼續跟隨基督。



115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