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發現自己的心因為愛與受苦被炸開,又發現兩者有許多我們不願承認的雷同之處,是個很奇異的經歷。我不知道要怎麼把這些碎片拼回去……也許這就是關鍵所在?」__《破碎的神》
/
這幾天我都在思考痛苦,
愛與苦難是無可避免的人生課題。
然後,我在想拉撒路的故事,
百思不得其解。
在人間的苦難經歷中,
我們總是渴望著救贖與拯救。
馬大和馬利亞殷切地期盼著耶穌能趕來醫治他們的胞弟,
驅散死亡陰影帶來的痛苦,
但是,主卻刻意耽延,
當祂終於來到伯大尼,拉撒路已經安息四天。
/
怎麼忍心?
這是如何劇烈的椎心之痛,
既然有能力醫治,
為何不早一步伸出援手,免去這痛苦的等待?
/
同樣的問題,
在失去母親的小女孩心中,
在至親失智的家庭裡,
在不公不義發生的角落中,
在被惡意背叛的打擊中,
每個人都在問:
主啊,你怎麼忍心?
有些苦,真的是如何忍心,
聞者都落淚,甚至不忍卒睹。
我不知道。
很多時候,我們只能承認真的不知道。
但是,還是會發出哀嘆,
主啊!我的眼淚要流到何時呢?
/
在拉撒路的故事中,
面對姊妹倆的哀痛欲絕,
耶穌對馬大說的:「你若信,就必看見神的榮耀。」
總覺得怎麼能那麼平靜呢?
這時候講信心好痛苦,
在失去所愛的打擊下,
上帝的榮耀變得遙不可及,
甚至與己無關。
/
當然,故事後頭有了“神轉折”,
先放下我已知的結局,停留在神蹟發生之前,
翻來覆去看那幾段對話,
耶穌與馬大、馬利亞、旁觀者的聲音
我還是很難理解。
馬大回答耶穌時,
似乎關閉了情感,
機械性地回答標準答案,
馬利亞一看見耶穌,就俯伏在他腳前,
倒是一如既往的傾訴情感,
說:「主啊,你若早在這裏,我兄弟必不死。」
耶穌看見她哭,並看見與她同來的猶太人也哭,
就心裏悲歎,又甚憂愁,
然後人們領他去看安放拉撒路的地方,
經上記載,耶穌哭了。
耶穌為什麼哭呢?
我不懂。
但是看見耶穌哭,有人就說:「你看他愛這人是何等懇切。」
路人在旁又說,耶穌能使瞎眼看見,豈不是可以叫這人不死。
聽聞這些,耶穌又心裏悲歎,
悲歎什麼呢?
過往的解經書臆測、推理耶穌在想什麼,
但是,我還是不明白耶穌怎麼那麼悲傷?
/
苦杯,不曾挪去。
我們不明白痛苦存在的奧秘,
但多數人都曾深刻地感受到受苦的煎熬。
/
北森嘉藏在《上帝之痛的神學》The Theology of the Pain of God
寫過神對罪惡的憤怒,但祂對人的愛勝過了祂的憤怒。
當人離棄神時,神無法無動於衷,
會遭受極大的痛苦。
最終在祂的痛中展現這愛。
祂的痛成為了祂愛的媒介
(The pain of God as the medium of the love of God. His love is rooted in His pain.)
基督的受難則是神痛苦的極致展現。
在十字架上,神之子不僅承擔了世人的痛苦,
更深刻地體驗了神對人類罪惡的極度傷痛。
因此,基督的救贖不僅拯救了罪人,
也撫平了神與人之間的隔閡。
人們若能體會神在人類悖逆中所承受的痛楚,
才能從中看見神對人的愛是何等寬廣而深沉。
/
我難以想像那對姐妹在眼淚中悲痛的四天,
「我們所期望的事最終成為我們痛苦的根源。」
人是會被憂傷壓垮而失去能力,
約伯也吶喊,寧可死亡來擺脫痛苦。
接著,
我想起耶穌也受苦,
摩西也受苦,
以利亞也受苦,
保羅也受各樣患難,
那一一殞落的聖徒,
從昨日到今日。
許多人都經過暗夜,
在痛苦中最大的安慰,
或許僅是我不孤單。
而我們或許始終不明白,
為什麼這痛苦要臨到我們身上?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