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單身不單心》系列文01-04

作家相片: 神學少女神學少女

01


前言:我常常做一個節目專題都要醞釀2年,非常慢工出細活🤣,但我沒有忘記給出的承諾,真的很想要為單身者做一個系列。


我會先整理靈感,寫一些概念,透過大家的回應再滾動式修正。

通常節目能生成需要三種條件:

📍醞釀的靈感與素材足夠了!

📍網友們熱情反應!

📍天降來賓剛好適合講

後知後覺地發現,原來我需要創作者那種難以名狀的「感覺」😅做節目需要衝動啊!

因此,大家的留言反饋對我很寶貴呦~


------------------------------------------------


言歸正傳,討論「單身」這個狀態時,我們往往容易預設人該有「脫單」的期待,但關係中的疏離,反而讓人感到更孤單,因此,也越來越多人主動選擇「單身」,也享受跟自己好好過生活的期待,只不過單身者有這樣的念頭,面對教會勸婚生子的文化,如果沒有一定年齡與本事,通常都會保持低調,不想舌戰群雌🤣


我倒是想開啟一個話題,聊聊有沒有什麼情況,不如從(想)有伴侶的狀態,恢復到單身狀態,反而是更佳選擇呢?


「被動單身」和「主動單身」的差異,其實很值得探討。

想先聽聽大家的想法,歡迎一起交流🥰


------------------------------------------------------------------------------------------------

02 為什麼在關係中反而更孤單?



「我以為對他好一點、再好一點,就不會失去他。」


------------------------------------------------


小玲在教會裡是眾人眼中的完美姐妹—溫柔、體貼、願意承擔服事。沒人知道,在那個總是帶著微笑的外表下,藏著一個極度渴望被愛的靈魂,每個獨自入睡的夜晚,她多麼渴望有人能抱抱她、安慰她。


從小忙於工作的父母,無意間教會她:要當個乖孩子,才能得到關愛。她早熟地學會照顧自己和妹妹,學會讀懂大人的臉色。看似完美的表現,其實是一個小女孩用盡全力換取愛的方式。


當她遇見在教會服事、成熟穩重的阿泰時,內心那個渴望被愛的小女孩終於看到了希望。她以為,終於可以卸下偽裝,做真實的自己。


然而,戀愛卻像一面鏡子,映照出她內在更深層的議題。她開始發現自己陷入一個可怕的循環:越害怕失去阿泰,就越要完美表現;越要完美表現,就越失去自己。她順從、配合、猜測阿泰的需要,甚至連靈修、去教會都要等他一起。教會常見的「妻子要溫柔順服」教導,更強化了她的討好行為。她漸漸發現,自己好像又回到了童年那個沒有聲音的乖小孩,表面不吵不鬧,內心卻更患得患失。不過,她總想著這些不安的感受,等到跟阿泰結婚,就會沒事了。


而最糟糕的是,小玲越付出,阿泰越覺得她的吸引力下降,她眼中全是自己,讓阿泰莫名地想逃走⋯⋯


【不同的依附模式】

這不是一個少見的故事,在長年輔導中,我經常遇到三種相似卻不同的生命故事:


有的人像小玲一樣,總是小心翼翼地維繫關係。他們習慣壓抑自己的需要,深怕表達真實想法會失去對方的愛。這種「焦慮依附」的模式,往往源自童年時期不穩定的愛。


有些人則像是在關係中築起高牆。表面上獨立堅強,實際上是害怕親密帶來的傷害。學會了用疏離來保護自己。這是「逃避依附」的表現。


還有一群人在親密關係中表現得搖擺不定。他們既渴望親密,卻又本能地想逃開。當關係太近時感到窒息,太遠時又感到不安。這種「混亂依附」模式,常常來自矛盾的成長經驗。


這些模式都不是我們的錯。它們是我們在成長過程中,為了生存而發展出的保護機制。就像小玲的討好,本來是為了獲得父母的關注與愛。但當這些童年因應模式延續到成年的親密關係中,反而成為阻礙我們遇見真實自己的枷鎖。


【從早年經驗說起】

小時候,我們都曾經歷過被忽視、被拒絕,或是感受不到安全感的時刻:

  • 也許爸媽太忙,沒時間好好陪伴

  • 或許總是要表現好,才能得到關注

  • 可能需要照顧家人情緒,忘了自己的需要


這些經驗,在心理學上稱為「依附創傷」,如果沒有好好處理,會影響我們往後的生長方向。


以小玲的例子,她過度依附男友導致失去自我,這是因為她長期忽略真實的自我、不能和自己的真實內在接觸,以及過於在意他人的行為與需求,讓他人或「假我」來主導自己的生命及幸福。


【常見的生存之道】

為了應對依附創傷,我們可能會發展出不同的性格:


1. 完美主義者

  • 總是要求自己表現最好

  • 認為只有優秀才配得到愛

  • 很難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2. 照顧者

  • 習慣照顧別人的需要

  • 不懂得照顧自己

  • 常常耗盡能量


3. 隱形人

  • 害怕表達真實想法

  • 容易委屈求全

  • 習慣壓抑自己


【單身是一份禮物】

有時候,上帝讓我們經歷單身的季節,不是懲罰,也不是忘記我們,而是一份禮物。就像曠野四十年對以色列人的意義,這是一段與神獨處,重新認識自己的旅程。


對小玲來說,阿泰提出分手,讓她徹底崩潰,在失敗感中,連教會都無法回去,她不知道怎麼面對其他人的關心,也無法忍受回到跟他相處過的空間。


但關在家裡失戀這段時間,因著只能抓住神,她開始學習聆聽內在真實的聲音。她發現,原來自己那麼害怕寂寞,原來【種種付出的底層不是愛,而是對不被愛的恐懼】,讓她忘記自己是誰,也忘記神。


小玲仍在療傷的過程,但是在眼淚中,她開始學會在神面前做真實的自己,脫下那個事事完美的面具,她寧可被貼上不去教會的標籤,她也不想裝作自己一切都好。


🕊️「最深的醫治,常常開始於我們願意認識真實的自己。」


這是獻給每一個正在掙扎的靈魂。

願你在生命旅程中,遇見那位一直等待的神,也遇見真實的自己。


------------------------------------------------------------------------------------------------

03 婚姻不是逃避單身的出口


「弟兄要趕快成家立業,才能為主服事!」這句話,阿仁聽過無數次。


------------------------------------------------


他作為眾所周知的模範弟兄,經常帶領查經與敬拜,他對罪惡的事情「零容忍」。每次看到其他年輕人在感情中掙扎,他總是引經據典地分享:「要聖潔。」


沒有人知道,阿仁在一個充滿批評的家庭長大,他爸爸是教會的執事,在外人眼中是敬虔的典範,但在家中卻是個嚴厲的完美主義者。「身為屬神的兒女,一點污點都不能有。」這句話成了阿仁童年的夢魘。


於是他學會控制—控制自己的言行舉止,控制別人對他的印象,也試圖控制所有可能帶來羞恥的情緒和慾望。在教會,他成了那個最懂得批評罪的人,似乎這樣就能證明自己「屬靈」。


直到他遇見了小琪,她跟自己一樣都生長在一個缺愛的家庭,他不自覺地放下防備,深受她吸引而展開追求。


然而,情感的釋放卻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後果。兩人在交往初期就發生了性關係。這對一向標榜聖潔的阿仁來說,是個巨大的震撼。


「我恨不得趕快結婚,」他說,「好像這樣就能洗清我的罪。」


在眾人的祝福下,他們很快進入婚姻。但婚後,更深層的問題浮現了。


阿仁發現自己無法面對真實的親密。除了性之外,他不知道如何表達愛與需要。每當小琪想談心事,他就躲進服事中。當她表達不滿,他就用屬靈的話語回應:「妳應該支持我服事主。」


阿仁是一種典型的「逃避依附」:

  • 用屬靈外衣掩飾內在恐懼

  • 透過控制來維持假象

  • 在性中尋求短暫的親密

  • 用服事逃避真實的關係


表面上,他是個追求聖潔的「屬靈人」。但在關係中,他卻用說一套做一套的雙重標準,指責小琪不順服,依靠丈夫的屬靈權柄來逃避溝通。


直到有一天,小琪在崩潰中提出離婚:「你知道嗎?你跟你爸一樣,都是用上帝的名義來控制人。」這句話像一把利劍,刺穿了他多年來的偽裝⋯⋯


阿仁最終無法挽回小琪,在一次深夜的崩潰禱告中,他第一次對神說出真心話:「主啊,我好累......我真的不知道怎麼辦。」


在尋求輔導的過程中,他漸漸明白,他一直在重演父親的模式,用完美主義來自我保護,他追求外在的屬靈表現,其實是逃避內在不成熟。


這樣的領悟讓阿仁開始思考:「如果當初我能好好面對自己的議題,」他說:「就不會把婚姻當作逃避的出口。」


事實上,婚姻不能解決缺愛的匱乏感。


許多人把單身視為一種「不完整」的狀態,急著尋找伴侶來填補內在的空虛。但這種心態反而容易讓我們在關係中重複依附創傷,並且用婚姻來逃避自我成長。


「現在我明白,」阿仁在一次分享中說:「單身不是等待別人來完整你,而是讓自己在神裡面得著完整。這是每個人,不論單身還是已婚,都需要的功課。」


祝福正在單身季節的你,看見這段時期的寶貴。因為在尋找伴侶之前,更重要的是讓自己先在神裡面站立得穩,【真正的獨立不是封閉自己,而是在與神的關係裡面找到安全感與價值感。】


🔓思路整理

這兩則故事談的是有些人透過「恢復單身」,真正認識了自己。第一個故事(小玲)聚焦在「討好」和「不敢表達」,強調在關係中失去自我,第二個故事(阿仁)以「屬靈面具」和「性親密」作為填補空虛的方式


(下二篇是網友回應,之後我們再來聊聊不同的依附模式如何影響我們的靈性。)


------------------------------------------------------------------------------------------------

網友回應

「完整」這個詞本身就會讓我們產生不切實際的期待


讀了前兩篇文,我發現自己像是個「少數個案」— 雖然能在他人的故事中找到共鳴,但在關鍵處境上總是有著顯著的不同。


每個人的生命歷程都是獨特的,有時候正是這份獨特性讓我們感到孤獨。


我的最後一段戀愛在四年前,跟故事中小玲的經歷很相像,但不一樣的是我沒有失去自我,而是很努力地在關係中去認識真實的自己;而與小玲相像之處,是我當時對對方有較高的依附與期待。


簡單來說,那份戀愛經驗,當時身邊的人都說我像是在跟自己戀愛,因為我很真實與坦誠去認識在親密關係中的自己與對方;反而對方像是沒有準備好要進入關係的樣子。


即使敢表達也真實面對自己,我依然與小玲一樣失去了關係。失去之後讓我陷入很大的混亂,因為我懷疑自己是不是哪裡做錯了,也深陷在檢討自己的狀態裡;但腦袋同時也清醒知道自己沒有什麼錯、自己已經很盡力了,身邊人也這樣認同我;但如果真是這樣的話,為何我從來留不住一段自己渴望的親密關係?


我似乎永遠也無法去瞭解與認識自己在親密關係中真正的模樣…因為常在剛有所深刻體會到什麼的時候,便失去了關係;而且連自己為何失去的原因也找不到答案。


這樣的疑問帶領我思考更深⋯⋯


「單身不是等待別人來完整你,而是讓自己在神裡面得著完整。」這句話聽起來很激勵人心,但細思之下,卻可能變成另一種信仰毒雞湯。為什麼這麼說?因為這暗示著我們能在神面前達到某種「完整」的狀態,但事實遠比這複雜。


根據觀察,許多有依附創傷的信徒在基督裡得到安慰與救贖後,往往會認為「自己因為神而變得更完整了」或「在神面前我得著安全感與價值感」。這種想法來自於他們在某種「上帝介入」的濾鏡下,確實經歷了成長與突破。


然而,這可能讓我們陷入一個誤區:以為自己能「因為神而站立得穩」。事實上,無論是單身或非單身,或是否在與神的關係裡找到安全感,我們始終不會是完整的。


「完整」這個詞本身就會讓我們產生不切實際的期待,

特別是對那些有依附創傷經歷的人來說更是如此。


我認為更健康的心態應該是:「無論上帝恢復了我什麼、建立了我什麼,我始終願意把所體悟的活在現有或未來擁有的關係中」。關鍵在於「我始終願意活出來」,這不是現在式或完成式,而是進行式。


同時,我們也要接受「就算有神,我依然站立不穩」的可能性,

但即使如此,仍願意繼續前行。


對於不同類型的依附者,這種持續願意的態度有著不同的實踐方式:


❤️‍🩹焦慮依附者,需要「始終願意面對自己焦慮的根源」。

即使這份焦慮可能終其一生都無法完全消失,

但可以選擇為了自己而勇敢,勇敢面對過往、走向未來。


🖤逃避依附者,則需要「始終願意走進不同關係中」。

儘管這個過程可能充滿不自在與煩躁,

但為了自己的成長,值得去勇敢體驗不同人生的可能。


💔混亂依附者,要「始終願意誠實地靜下心來去釐清自己現在處於哪個狀態」。

即使過程中可能越整理越混亂,但依然值得去學習與面對,勇敢尋求他人的協助。


有時候走在信仰的路上久了,我們可能會不自覺地用著「信仰老手」的姿態來回應一切,甚至發現失去了自我,彷彿沒有了神就沒有了自己。又或者習慣性地依賴他人,想著「反正上帝或其他人會帶著我走」。但信仰的真諦不應該是這樣。


信仰之路不是追求完美無缺的終點,而是持續成長的歷程。重要的不是達到多麼完整的狀態,而是保持那顆「願意」的心,在跌跌撞撞中依然選擇繼續前行。



------------------------------------------------------------------------------------------------

網友回應

為什麼教會的青年會陷入「無可奈何式的單身主義」?


當之前《我為什麼不在教會》系列,有一集談到神學少女的朋友從小在教會拼命服事,到20幾歲卻突然感到有點空虛,因為女朋友在哪裡呢的分享時,其實自己有很類似的感受。


一直忙於工作與服侍,而也一直從小在教會被教導要「耐心等候神的預備」,所以自己面對情感是很被動的。


雖然以前覺得自己一個人沒有什麼不好,更多的時間精力可以專注工作及教會服侍。


但就像前面說的偶爾會羨慕,為什麼不少沒那麼積極投入教會的弟兄,他們的情感生活多被滿足,而自己就只有沒完沒了的責任。


後來在一段不長,與一位認識多年的姐妹慢慢升溫的關係但卻以很粗暴的方式結束後,在失戀與憂鬱中也給我機會以親身經歷去反思教會:


一、教會教導的焦點經常是打「男女界線」的安全牌。


教會教導的焦點經常是「男女界線」的安全牌、「耐心等候神的預備」、「你要尋求」等等的說教。也不是說教會沒有預備,但就有一個方程式 —— 「弟兄要做頭」「姐妹要當才德的婦人」這類單元的教導。


二、關於「印證關係」的屬靈話術。


當完全按照教會的方式去「印證關係」,但關係仍出狀況,或交往發現不合適時,會因為兩人印證過關係,對分開有更大的阻力,會有我們要怎樣跟神及其他弟兄姊妹交代的壓力,造成更大的傷害。

在我敞開心分享與該姐妹的情感狀況時,牧者說了一句我給你一個印證。縱使自己明白真正的印證關係與牧者無關,而牧者的說詞比較像是一種鼓勵,但當這段關係不如預期的時候,我依舊會加倍失望。向上動搖了信心。


三、對於兩性關係的目的, 教會只呈現出中產階級美滿幸福家庭一起在教會服侍的畫面。


上帝必有預備,好像就渲染著這一種既定的模式。好像情感是預備給每個青年人,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建立基督化的近似美好的家庭。以自己為例,當時敞開心跟教會長執分享的時候,其實發現他們最關心的是對方姐妹在她教會有什麼服侍,在他們眼中,這段關係有沒有價值,最關鍵好像是未來能不能一起同心服侍教會。

後來這段關係結束時,極度失望的我出現了一小段不在教會的日子,並表示要暫停教會服侍休息,固然得到一些安慰回應的話。但很快後來的話就是「你有必要那麼傷心嗎?」「你這樣退出服事舔傷口是不會好的。」,更加讓我覺得只是因為不想核心同工及事工閒置才說的話,不是真的在乎我這個人。


四、教會在關於隱私的處理常有失恰當。


以自己為例,後來團契的長老(當時所在教會小沒有固定牧者),在未經我允許向上跟差會總幹事說我的狀況,或許他們覺得核心同工要休息是一件重要的事吧?

毫不知情的我本來以為總幹事的探訪只是單純聊團契事工狀況,但總幹事卻跟我聊到我的感情狀況。

在那段探訪的最後,得到很不客氣的回應「很簡單,你就是要忘記她。」「你對關係的期待太理想主義了,婚姻的核心就是搭伙過日子。」

我可以理解牧者們,不論是長老或總幹事都是一片好意,但這讓我覺得隱私受到侵犯,而且被責備。


五、教會長輩關心界線的拿捏失衡(特別是華人教會)。


之後我立即表達了我覺得我跟長老的分享情感狀況是隱私,在我不知情同意的狀況下跟其他人說,我感到不舒服。

我以為在教會已經不再有後續,但後來我間接從其他姐妹口中得知,長老嘗試「幫我」撮合其他人,借我的名義幫我問同教會的某姐妹是否適合進一步發展。跟那個姐妹說之後也會跟我談。

那個姐妹覺得沒有意願,把這件事跟其他姐妹說,所以我間接知道了這個很尷尬的情況。我找機會跟姐妹解釋這完全不是我的意思,我個人毫不知情。


解釋完之後,我發現自己難以跟這個信仰群體分享真實的感受了。如果我要繼續在這個教會服侍、聚會,我只能隱藏自己真實的感受。但我發現若無法表達真實,那我就無法擁有真實的團契。


所以我在卸下核心同工後,不告而別的離開了那個教會,躲到了一間規模比較大的教會聚會。在那裡不會有人注意我,這樣反而讓我感覺比較舒服,只需要把心思放到信仰的本身,不用煩惱與服事與人際關係。


六、既有教會團體的關係網不一定足以應對破裂。


其實離開教會最先的3個月,我心裡任何一個前團契的其他人來聯繫我,我都會考慮溝通。但是並沒有。

除了有核心同工在4個月後前團契IT的帳號打不開請我解鎖。幫完連一句謝謝也沒有。

我不知道是不是長老對前教會的核心同工下了指示說不要聯絡我,或許他們也不知道怎樣再跟我對話。

但讓我覺得不穩定聚會的慕道友就有人多去關心,他們有人疼、有人慰問、可以「有趣」的聚會再出現,但我沒用了就是可以被丟棄的。

後來過了很久長老發信息來問我近況,邀請我回到原本的教會。我只是禮貌的回覆說不知道怎樣面對你,我現在在新教會聚會。

我還在療傷,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結束。或許我整理好自己混亂的思緒後會更好的回應他們。


📮


我知道這個分享非常的混亂到有點離題(跟我的情緒一樣)。

我想說神的子民需要焦距的不是如何解釋破碎,

而是在破碎的周圍建立群體,是可以一起分享、受苦的群體,

並看到破碎被轉為成為十架的恩典。


我仍期待真摯的感情,但現在種種導致的「無可奈何式的單身主義」使這種期待轉為失望了。


------------------------------------------------------------------------------------------------

04 整理網友回應:被動戀愛?!

被動v.s主動單身


有網友提出自己好像是莫名單身,也搞不懂為什麼,跟喜歡的異性聊天就很卡,若是放棄發展的可能性後,反而彼此之間多了很多對話,那麼自己這樣算「被動單身」嗎?


也有網友提出自己以前認為單身是一種選擇,後來才知道內心最深處還是有期待的,只是不會想為了改變現狀,而把標準降下來,最後發現自己是「無可奈何式的單身主義」。

畢竟真正懂我的人不多;愛我的人大部分不懂我,懂我的人不一定愛我;懂我又愛我的人,我又不一定能愛。


最特別的是,有位網友認為自己是被動戀愛,莫名其妙進入一段關係,然後發現自己有很大問題,戀愛了之後,還是有很多的害怕不安與不信。她說:「我不相信我自己可以一直愛這個人,我的愛很有限,我會沒辦法持續這段感情。


直到信仰夥伴鼓勵她向神傾訴:「我不相信我自己,但我相信你⋯在這段感情中我要經歷你⋯因為我的愛是從你而來,不是自己的血氣。」


她漸漸體會到愛不是憑空而降,是需要學習、練習、不斷精進。


謝謝她的坦誠讓我們看見,無論是單身或已婚,我們都在面對同樣的核心議題:對愛的不確定感。


我們都在尋找一個能理解自己的人,卻不見得真正理解自己。


我提出被動與主動單身,僅是一種視角,讓人停下來想一想,如何詮釋自己所處的階段,在這些討論中,我們發現:

  • 表面的「被動單身」可能是內在的自我保護

  • 看似「主動選擇」可能是在逃避親密

  • 重點不是被標籤,而是我們願意面對的程度

  • 真實的關係始於誠實的自我認識

  • 在關係中的掙扎往往反映我們與神關係的狀態


在傳統基督教討論單身議題時,總是聽到有人在擔憂自己是否有「單身的恩賜」,事實上,更合乎現代社會形態的現實面,很可能是社青在生活的壓力下,結婚生子並不是最優先的考慮,在事業上升期,實在難以家庭為重。


即便是尋找伴侶,都需要有錢有閒,才能夠參與社交活動,而在網路交友中,更難找到讓人交付真心的對象。因此,如果把被動單身跟主動單身想像成光譜的兩端,我們可能都是在這個光譜上中移動。


正因為我們都在這個光譜上,更顯示出單身不是一個「狀態」,而是一段寶貴的「旅程」。

在這個旅程中,我們有機會:

  • 深入理解自己的情感模式

  • 整理過往的關係經驗

  • 建立更健康的自我認同

  • 發展多元的興趣與嗜好

  • 學習在親密關係之外找到生命的意義


當我們把單身視為一個認識自己的契機,而不是等待脫單的過渡期,我們就能在這個季節活出更豐富的生命。


或許,真正的課題不在於我們是否擁有「單身的恩賜」,

而在於我們如何善用這段時光,讓自己成為一個更完整的人。


你不是一個人在面對這些掙扎!


在這個看似強調成雙成對的世界裡,

願我們都能在各自的光譜位置上,找到屬於自己的生命節奏;

並且相信:單身的價值不在於它是否為過渡,

而在於它本身就是一個讓我們更貼近真實自我的珍貴機會。

52 次查看0 則留言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