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當我遇見同志03]—那些撕裂帶來的傷(上集)

作家相片: 神學少女神學少女

已更新:2023年2月28日

😇謝謝辛苦聽寫的しゅえん軒😇




[當我遇見同志]將會成為系列專題,我們用同志簡括LGBTQIA的所有朋友,這是龐大複雜的主題,而且是跟人真實的生命有關,我期待分成好幾集慢慢談,邀請大家跟著我慢慢認識,節目想主張一個立場:

「當你容忍跟你本來立場不同東西的能力愈大,你就愈有能力理解複雜的論點。」


靖航的故事


在節目開始前,我想為大家朗讀一小段文章,出自:[當同志遇見耶穌]一書。


我不喜歡傳統同性戀者的生命敘事,似乎,相同的悲苦情節一直被拷貝貼上,但事實上每一個人都有不同標籤與軸向,在我身上,性向並不會攪動我生命的漩渦,真正綑綁我的是,在身活階層我處於什麼樣的位置。

接下來,我們要進入簡靖航的故事。


靖航是在蘇澳成長的,父親是最基層的員工,從小他的成績就很優秀,可是呢,成績越好越被霸凌,書包常常被丟到垃圾桶,或是男同學要他從他們的胯下爬過去,否則就不讓他進教室,甚至老師也會欺負他。於是他就更加發憤的讀書,而聰明的他就成為小鎮人們口中的神童。

不過,升高中的時候,因為資優保送必須去台北應考,那次考試,除了筆試還有術科測驗,所有人都要穿上實驗衣,用一台高級的顯微鏡採取自己口中的口腔黏膜細胞。鄉下小孩哪裡見過這麼高級的顯微鏡?再看看其他考生都穿著自己學校的實驗衣,只有他自己穿著向媽媽借來的實驗服,後來在大學開始當家教,也曾經碰過一名家長是知名企業的總經理,他想請靖航的爸媽吃飯,靖航沒有多想就答應了。很久之後,他才意識到,那樣的排場對上流社會是日常,但對自己的爸媽而言卻是自尊的受傷。

靖航的媽媽在幼稚園當娃娃車的隨車阿姨,也常常會遭受到家長不禮貌的對待。靖航知道自己在校園裡面受人尊敬,因為他成績很好,但是回到傳統社會,他整個家庭依然無力對抗無所不在的階級意識。當他看著母親在階級翻轉上的挫敗,他就暗自決定,那麼以後,我也當個國中老師就好,反正他觀察小鎮上那個50幾歲未婚的國中女導師,也是在小鎮裡面備受尊敬阿。不過靖航發現,這位女老師作為在偏鄉裡面的獨身女性其實是很辛苦的,總是要把自己打扮的整整齊齊,而且要看起來不孤單。不過這個女老師給了靖航一個很好的啟示,每一個人的生命本來就會面對各種難題,性向只是人生的一小部分,一個人喜歡男生或女生並不重要,同志能否結婚也並不是什麼大事,就算是異性戀,也可能一輩子單身呀,即便能找到一個伴,也不一定能夠長長久久。所以出櫃於他,一直沒有太多的心理負擔。

但是,真正他生命的破碎是在父母因意外和癌症離開之後,他真的覺得他的世界有一部分再也回不來了,而這種擺脫不掉的孤獨感給他很大的壓力,也因此他信奉天主教的同學就邀請他進入教會尋求信仰。

就這樣,在新竹聖米格爾教堂,他遇見了弘宣天神父,第一次見面他就告訴神父:「大家都知道,我是個Gay。」他的反應很淡然,神父只問了他一個問題:「你跟神的關係怎麼樣呢?」那時候年輕氣盛,靖航總故意找一些尖銳的問題去考驗神父,其實也是在查驗自己對信仰的程度。可是因為跟神父的對話,就像跟自己內在對話一樣,不斷撥開一層又一層的表象,幫助靖航面對真實的自己。而神父也只有在他第一次到教堂跟受洗前談論過他的同志身分,其他時候性向從來不是靖航跟神父討論的話題。

根神父對談了兩年之後,靖航發現他心裡面的那個耶穌好像慢慢成形,於是決定受洗。他去問一位跨性別的朋友:「欸,你動手術之後,有沒有什麼特別的改變或感受啊?」那位跨性別的朋友說:「若要說人生有什麼改變的話,我會從做決定的那個時間點算起,而不是手術之後。」靖航發現受洗對他也是如此,當他決定受洗的那一刻,他的生命就改變了,神父澆灌在他心中的那顆信仰的種子終於萌芽了。

受洗之後,神父讓他參加生活團,也就是可以跟從小領洗的教友彼此分享生活中發生的事情。可是靖航覺得很奇怪,這些人所說的信仰,跟生活好像是兩條平行線,難道上帝只在教堂裡,不存在在他們生活中嗎?他很不以為然,所以有一次分享,他就講了一個對這些信徒們很驚世駭俗的真實經歷。

他說,剛到台北的他有點孤單,他就亂逛百貨公司,看到一個賣內褲的男店員,覺得這個男店員長得真好看,沒想到那個男店員把他拉到廁所。如果那個當下,靖航決定要豁出去的話,就要發生了什麼了。可是靖航說,他想到了他的信仰,及一種說不上來的堅持,所以他沒有這樣做,而他感到有點困惑。這樣的故事分享出來,在場的人莫不露出驚訝的表情,一副:「你怎麼可以在教堂裡講這種事情?」的責難。而靖航想到的是:「诶,我們承認自己的孤獨與軟弱不是很正常嗎?我在那個剎那還會想到上帝,不正是一個活生生的信仰見證嗎?」

後來有好多人跑去跟神父抗議:「神父你怎麼把這種人放進我們教會來?」但是神父對靖航說:「他們需要一點改變。」我相信是神父的睿智,故意讓我到這些信徒中間點一把小小的火苗。果然,那次之後,這些生活團信徒的生活分享,就比較不拘泥於較會發生的事情,會說出更多真實生活的掙扎。



同志面貌是多元而非單一


歡迎收聽[當我遇見同志]第三集,讓我們來談談年輕的傷。今天很高興能邀請到道維老師跟我繼續來聊天~


謝謝Cindy,大家好。


我們節目開始前為大家選讀了簡靖航的故事。這個故事呢,是道維老師幫忙選出來的,因為老師很強調說,自己不能代表任何一位同志,好像因為同志面貌太豐富、很多種,但是靖航的故事呢可以呈現一種不一樣的差異,因為從故事裡面可以感覺他其實是滿有自信、也很有行動力,而且他看待生命的問題的眼界是更廣闊的,他看到的是社會階層的問題,所以很好奇老師,你選靖航的故事是不是對他的故事也是覺得很深刻呢?


當然阿,因為我個人在認識他的時候,就已經覺得他真的是滿特別的一個人,其中的原因之一是他也算是讀物理的,所以我們有一些合作,不是研究上的合作,而是說有些題目是可以一起討論的,然後他現在已經是一個國立大學的教授。

事實上他的生命對我來講最有意義的是幾個點,就如同他前面這本書有提到說,他本身在學生時代就已經失去了雙親,所以他自己有一個遺憾是說,他沒有機會跟他的父親表達過他的性向,後來就孤獨的這樣繼續成長。

即使是知道自己的同志身分,但是對他而言更重要的就是要面對的整個社會的挑戰,還有他剛剛所提到的這個階級上面翻轉的不容易。所以他自己的回應是什麼呢?和很多人想得不一樣,他並不是停留在說:「我怎麼這麼可憐、沒有了父母,然後這個階級又很難改變…」種種這些東西,而是說他去想的是,他可以做些什麼,在他的能力範圍內可以做一些什麼?

所以雖然他自己是公開出櫃的同志,但是他並不只是一直去強調同志人權、結婚,他會更實際的去想要透過PTT版主的身分,來更多的幫助到當時的許多的同志朋友,也包括到其他的同志基督徒。例如說,舉辦同志運動會,或者是開設了很多不同的群組,讓同志彼此之間不是只有在討論性別議題、人權議題…這些,而是可以更豐富他們之間的生活,包括什麼飲食版阿、或是影劇版。

其實我在聽他講這些事情的時候,我是很感動的,雖然他只是孤單的一個人,並沒有一個同運團體在背後支持他,教會的人當然更不能夠了解他在做什麼,但是他就是在他自己薄弱的力量上面,想辦法服務他周圍的這些人。


而且我看他上面寫,他成立了70幾個Line群組,所以應該是幾百人到上千人。


對,還包括一些同志基督徒也在他的群組當中,大家一起互相的鼓勵、提醒。那我覺得這個案例當然不能夠代表其他的同志,但是我認為他有一個特殊性,就是讓我們可以看到,其實同志朋友面對他們的環境,或者是跟社會上的制度的一些差異的時候,並不總是像我們所想像的,在那邊去一定要爭取結婚權、人權、或者是制度的改變。


應該是說,好像除了抗議者跟受害者之外還有其他的座位。


還有其他的角色,這個角色也的確豐富了我們對這個社會的了解。當然他主要的服務對象是跟他一樣的同志朋友們,但是這樣的精神實在是已經很難得了。而且他在這書中也提到他因為在這過程當中,當然也得罪了一些在同運上面比較高層的領袖人物,因為他看到他們別人看不見的部份。

所以這讓我們可以知道整個社會是複雜的,然後作為一個人、作為一個基督徒,在當中我們是有可能因著上帝的一種感動和帶領,可以發出一種微弱的光來影響我們周圍的人,所以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值得可以拿出來跟大家分享的一個故事。


我很喜歡他寫說,他有一個核心的信念是認為:「一個真正自由、並且堅強而不是逞強的人,他是能夠給予別人的人。」所以他開那麼多同志的Line群組,就是他想要塑造讓同志朋友也可以成為一個給予別人的人。


而且更重要是,他自己本身是父母算是早逝的,所以他其實更有理由覺得自己是需要別人給他什麼的。



有智慧的神父如何牧養


我讀這個故事的時候我也很喜歡,好像看到一位同志弟兄非常的愛慕天主,然後他也真的活出那個耶穌的生命,在很多他微小、能做的事情上面,也不戀棧什麼權力,他當時成立版,版主他就讓給別人。

就是他覺得,領導這個角色是可以輪替的,這樣權力就不會集中在自己身上。他後來好像也去開了甜點店,然後他寫說開店也不是為了賺錢,就是為了提供一個讓人可以心靈休憩的地方。比方說,如果有同志的年輕的小弟兄來,他可以為他泡一杯咖啡,就向當年神父為他做的事,就是花時間陪人好好的聊聊天。


而且他所提到那一位神父,我覺得真的是可以做許多教會裡面的牧者,在面對較會內的同志朋友的時候的一個不錯的榜樣。意思是也許那位神父仍然有他自己對於同婚、同性戀者一些立場與看法,但是他並不會把這樣的看法過分的加注於他眼前的這一位朋友,而是讓他去經歷神,然後讓他去體驗上帝怎麼樣去感動他,而且也願意讓他在弟兄姊妹面前誠實的分享。

我想最後一步可能是更難的,因為很多的牧者可能會說:「你告訴我是同志沒有問題,但是你不要跟別人講。」他背後有個原因是,如果他跟別人講,對牧者來講是滿麻煩的,因為有人會覺得說,他這個人怎麼樣…那個人怎麼樣…然後他不可以這樣、不可以那樣…,那牧者要處理這個東西就會很麻煩,所以他通常有種,就是你不要問,然後你也不要說,這種感覺,這樣的話其實並不是理想的去牧養這樣的生命。

然後他這邊舉的一個例子是,像神父的反應有一個氣度,可以讓剛信主的生命在這個教會裡面不但是留下來,而且可以成長,不但可以成長,而且可以成為別人的祝福,讓別人知道說:「哦,在教會裡面的分享可以這麼深刻。」因此就帶來一些不同的改變吧,我想這也是我個人從他的故事裡面,可以學到的部分。



會友排斥同志新朋友的故事


不過他也滿犀利,說他其實滿反對較會參加反同運動。他說他感受到教會並沒有真正很關心同志,因為他在教會內分享自己的生命經驗這麼多年,可是當這些運動開始的時候沒有人來問他意見,好像只有當教會跟同志發生衝突的時候,他自己身為同志的這部分才能被看見。

而且教會的目的好像不是想要了解同志,而是想要打倒對方。所以他覺得以自己是同志朋友的身分的話,他覺得其實很多朋友在教會裡面存在那麼多年,他們一直默默忍受一些可能很侮辱性的話語,當教會要碰觸這個議題的時候就沒有考慮到他們的感受。


是阿,所以這就是牽涉到教會裡面比較結構性的問題,可能不見得是牧師個人就能夠改變的。那在這個地方,我想也可以分享另外一個小故事。有一間教會也算是對同志非常的友善,但是原因是因為裡面有一位弟兄,他自己被牧師接納成為教會的同工,而且更知道怎麼樣去照顧這些同志的朋友,所以有越來越多的同志到他們教會來聚會,但是他們還是一個非常保守的教會,整體來講。

所以後來有一次,有一個同工就跟牧師說:「可不可以請那位弟兄不要再帶同志來了?因為這樣不好,好像很麻煩。」類似像這樣的表達的方式,因為他們教會甚至有跨性別的,一個男跨女、想要用女生廁所的,這個對教會來講是很難挑戰的事情對不對?

但是那個牧師的回應很特別,那牧師當場生氣哦,對那位弟兄說:「你怎麼可以這樣?因為這每一位都是上帝帶到我們教會來的,我們沒有權利選擇,我們只能去想辦法去幫助他們,牧養他們。」所以這讓在那個教會的同志朋友是覺得很溫暖,但傳出去以後,就知道牧師是願意為了他們讓其它的會友知道,他們也有需要學習的地方。

那如果我們能夠有這樣的一個牧者,或教會裡面的結構能夠有這樣的彈性來討論,而不是都以家庭、或者是說有小孩,這種中產階級的這類的同工的意見當成唯一要思考的標準,因而就忽略了這些少數族群的需要的話,這樣的教會結構就可以產生新的溫度,不會只是讓某一些人感覺到是家,而忽略了另外一些人,就能讓更多人覺得這是可以一起來互相學習、一互相認識、更豐富的一種生命的地方。



年輕人聽教會論述同志而受的傷


那我們講到這邊就要來談談,其實在討論這個議題的時候,滿多年輕人在教會裡面是覺得很受傷。那我之前有製作一個系列叫[教會常見語錄],就很多人來投稿,很多朋友談到那些讓他很受傷的語言。那以下我念的都是真實的投稿,主要來自的年齡是26~35歲的信徒。

他們聽到很不舒服的話是:「聖經規定,婚姻就是一男一女,同性戀是不對的,LGBQT是違反上帝的創造,會下地獄。」或是:「上帝造人是沒有第三性的,所以要保守自己不受世代的影響,背離神位人預備的婚姻。」第三句是:「同性戀很可憐,都是被魔鬼撒旦引誘的。」

聽完這些句子,不知道你是覺得很贊同呢?還是你可以想像,為什麼年輕朋友聽到這些句子很受傷?那我想要問問道維老師,你跟那麼多不同立場的朋友交流,這當中當然包括最保守的立場,所以這些話應該不是第一次聽到。你覺得當你聽到年輕一代竟然會因為這些語言感到很難過的時候,你在想什麼呢?


事實上,最近這幾天我還在某一個群組版上,跟一些人在討論這樣的事情。然後,我只不過是把我們3/22和3/30會有的那個新書發表會資訊Po上去,然後第一個留言就是:「同性戀是罪,我們幹麻要支持他?」第一個留言就這樣。

那當然就開啟了一些討論,然後還有別人加入,最近這兩天還在跟這些人在講。我覺得我的做法是不會跟他們生氣、也不會開幹,我還是盡量的找時間、有耐心的來跟他們說明一些事情,讓他們知道,當然可以保持你認為正確的解經,或是神學的看法,這個我沒有意思要改變你。可是你可不可以多認識這一個族群?所以我會貼一些文章給他,說:「你認識這樣的同志朋友嗎?你瞭不瞭解他們所經歷的是什麼?」

當然有些人就有能夠回應的比較合適,那有一些人仍然可能覺得,這不是他的事情,這是別人的事情,那把同志當成是別人。我只能說,我們永遠都不可能改變另外一個人的想法,除非他們自己願意,對不對?就每一個人的改變一定是他自己願意,才會改變,怎麼可能因為別人而改變呢?



談立場不能忽視說出的話會傷人


所以面對像這樣的,有一點點過於粗糙的表達方式,我可以了解我們的年輕的朋友們因為這樣而覺得受傷,他會覺得就是再罵他,因為他周圍有這麼多這樣的朋友,然後你在講這些朋友彷彿就是在講他。

那我會建議我們的回應方式可以更有智慧一些。我目前所能夠想到的,只能夠是盡量的把這些你所認識的朋友真實狀況,好好的讓教會的長輩、或者是你們的父母、或者是表達這些話語的人認識,讓他們知道現在所面對的不是只是一個議題、不是只是立場的問題,而是真實的人。他們要先了解這些人,然後我們再來談立場,這可能會是比較好的開始。


真的很難,像你說你的一個很好的一個新書的分享會,所以這是一個滿正面,又是好的、免費的活動資源,大家可以來參加。但他直接在下面回說:「同性戀是罪。」其實好像這句話一講出來,就句點了所有對話的空間,然後你還要很有耐心去聽他回應,我覺得這沒有一定的歲數很難,年輕人應該就直接走人了吧。


對,年輕人可能就比較困難,而且我們很習慣在網路上就直接表達意見,所以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前面講過,友善交流會盡量都是要用實體的,除非你已經有經營這樣的觀點很久了,要不然的話一定會因為看不到對方的面容,在線上隨便字打一打就出去,這樣就會造成很多的誤解或傷害。


也許講那句話的人是一個很好的人,或是他的口氣也沒有不好,但是因為網路語言沒有文字、沒有表情感,所以那個力度會不一樣。




我們能怎麼私下幫助牧者更多了解


我覺得我們教會常常會高舉一夫一妻的婚姻價值觀,這是基督教滿重要的價值觀,也是上帝很好的心意,這個我也同意。可是聖經當中很多被稱許的信心的偉人,他們又不是一夫一妻,當然這是解經可以說明的,但我只是想要表達,我們基督徒就能夠理解他們有當時候的風俗背景,解經我們就是看這些偉人好的那一面,但是我們就不用去探討他們好像不符合聖經、上帝創造的那一面。但是我們拿這個標準到現在眼前的人,我們就不能去體會他們的處境,我覺得這個很有趣,就是我們願意體諒大衛,但不願意體諒正在我眼前的這個人。


對呀,我覺得這真的是很遺憾的事情。其實只要稍微冷靜下來,因為我前面第一集、第二集有提過,我自己有私下去接觸這些人,然後有些保守方的牧者也是私下跟我說,從他個人來講,他真的很願意跟這些同志朋友更多的認識,只是他不知道是誰、在哪裡?

那另外一個可能大家比較不能夠體會的是,他做為一個牧師站在台上,然後要面對下面的會友,他會想到的其他的會友怎麼想?他們會怎麼去詮釋?他們會覺得說這個會造成他們的困擾,以至於說,就算這個牧者他個人有心去幫助、關懷同志朋友,但是他又會面對一個在體制上,教會這個架構大家期待他要有一個標準、期待他要有一個領袖的風範,以至於說,他就難免在講出來的語言上要符合大家的期待。這樣種種的架構使年輕朋友在這個教會架構裡面,所感受到的氛圍可能不是那麼友善,會覺得是有距離的。

所以說我個人從這個角度來講,另外一個建議跟剛剛那個有關係,就是我們要私下跟牧者談,不是期待教會一下子就因此而改變,而是一個一個讓牧者知道:「我現在了解你意思了,也許我現在沒有辦法公開的全部都贊成你所講的,但是我可以更多的留心這一部分。」因為他會從你的表現的方式上,可以看見出你對這件事情的一種堅持,或者是你對這件事情的一個付出和承諾。


53 次查看0 則留言

コメント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