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出你的靈性地圖
- 神學少女
- 3月26日
- 讀畢需時 5 分鐘

你知道牧者也會累嗎?
還記得第一次聽到講台上的牧師說,他也會受到情慾的試探,我驚訝得說不出話來。
在我的印象裡,牧者應該要時時剛強,永遠充滿信心才對。但那天,當他坦誠分享自己也曾經歷低潮時,我反而覺得很受安慰,很喜歡信仰能如此有血有肉地真實。
原來,
每週在講台上分享生命信息的牧者、在我們生病時來探訪的傳道人,也會經歷信心的掙扎,有時候也會不想社交,有時也會累到無法關懷人!
「有時候我也會懷疑,當我感受不到神的同在時,到底要怎麼牧養群羊?」一位牧者這樣分享,這句話讓我想起網友常私訊我的疑惑:「當我感受不到神時,是不是表示我的信仰出了問題?」
當我們都有軟弱時,這個發現不是令人沮喪,反而讓信仰變得更加真實。
仔細想想,連耶穌在客西馬尼園都曾經歷極度的掙扎,
連大衛都有寫詩質問「神啊,你為什麼離棄我?」的時候。
或許,信仰的真諦不在於總是住在山頂,
而在於在各種景況中都持續尋求神。
就像我們看地圖,有高山也有低谷;
信仰的靈性地圖也是如此。重點不是要一直待在屬靈高峰,而是在每個位置上都學習仰望神:
在高處,學習謙卑
在低谷,學習信靠
在平原,學習持守
在轉彎處,學習等候
當認識牧者也需要按下「暫停鍵」時,我們會更明白了:
【信仰不是一場表演,而是一段真實的生命旅程。】
有時我們需要休息,不是離開神,而是為了以更真實的方式與神相遇。
祂愛我們,不只愛我們光鮮亮麗的一面,也愛我們疲憊、軟弱的時候。
真正的信仰成熟不在於永遠堅強,而在於承認自己的限制,在軟弱中更深認識那位完全的神。
- 信仰的真實在於持續尋求,而不是完美表現
- 靈性的起伏是正常的,關鍵是不要獨自面對
- 軟弱不是信仰的對立面,而是認識神的另一扇窗









在現代社會中,人類不只壽命延長,工作型態也更加多元。許多人60歲後開始人生第二春,70歲還在積極貢獻社會。讓我們擺脫傳統的年齡框架,重新思考每個階段的意義。
我們來思考不同年齡的靈性提問:
20-30歲:探索與定位期
- 我真實的渴望是什麼?
- 在追尋夢想時,如何聆聽上帝的聲音?
- 我對信仰的理解是來自於自己的省思,還是單純承襲他人?
- 在尋找伴侶/事業時,我看重的是什麼?
30-40歲:整合與承擔期
- 我如何在各種角色中保持真實?
- 工作是否反映了我的價值觀?
- 我與神的關係是否隨著生活壓力而改變?
- 如何在忙碌中持守靈修生活?
40-50歲:沉澱與回饋期
- 我的生命影響了誰?
- 面對中年轉變時,信仰給了我什麼支持?
- 我是否願意成為年輕人的屬靈夥伴?
- 對生命的意義有了什麼新的體會?
50-60歲:智慧與傳承期
- 我積累的經驗如何祝福他人?
- 在事業高峰期,如何保持靈性的敏銳?
- 面對下一階段的轉變,我預備好了嗎?
- 什麼是我想留給他人的生命見證?
60-75歲:創新與綻放期
- 如何開展人生的第二春?
- 在新的角色中,我能為社群帶來什麼貢獻?
- 退休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我預備好什麼新的計畫?
- 如何以更圓融的智慧看待生命?
75歲以上:圓融與超越期
- 如何以喜樂和智慧擁抱這個階段?
- 面對生理限制,我與神的關係是否更加深刻?
- 我的信仰旅程為下一代留下什麼祝福?
- 在人生的高處回望,什麼是最珍貴的?
其實,每個階段都不該被社會期待所框限。重點不在於「該做什麼」,而是我們是否在與神同行。
人生不是一條標準的直線,而是一段充滿驚喜的探索之旅。每個年齡都有其獨特的美好,願我們都能在不同年歲,發現上帝奇妙的帶領與恩典。

當我們看見連牧者也會疲憊、掙扎:提醒我們每個人都需要神的憐憫,也需要彼此的扶持。
或許你現在也在經歷信仰的低潮,請記得:這不是信仰的終點,而可能是更深認識神的開始。 聽聽牧者的故事:牧者也會服事倦怠

今天不女孩! (一)從少女到成年女性的覺醒! (二)女孩,你也可以是英雄!
女孩的一生呢!可能有五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我設定叫做發展期,大約是少女時期,約16-25歲;
第二個時期,叫做重新評估時期。 當一個女孩進入了社會,她會出現許多掙扎,包含選擇伴侶、選擇工作。
接下來呢,可能經過一些挫折之後,人就會到了第三個時期──覺醒期,會重新省視自己的決定。
覺醒完之後,可能要做出一些改變,而改變是非常困難的,需要很長時間的掙扎。在掙扎過程呢,我稱之為第四個時期──過渡期。女孩需要做一些決定,要付一些代價,也要慢慢在那個拉扯中,找到自己想成為什麼樣子,因為沒有人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事。
當慢慢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就到了最後一個時期,我定名比較磅礴的名字,叫做女英雄時期。
「女孩,你也可以是英雄!」
當你成為自己英雄時期的時候,你是什麼樣的生命樣態呢?
由於我們一群稍有年紀的少女們。 我們要說我們的女團覺醒的人生經驗,來談談我們不同時期。因為我覺得女性本身有很多的包袱跟框架。 基督徒女性其實拉扯更大。
當這個社會說女孩你要覺醒的時候,我們在教會所受的教導是,你要溫柔跟順服。 這才是謙卑的心,這才是像耶穌的樣子。
但是,奇怪! 溫柔不是對全部信徒的要求嗎? 怎麼只有要求女性呢? 男性也要溫柔啊?因為「耶穌」說我溫柔謙卑嘛。
希望姐妹們邊聽節目,邊回想自己走過的人生,我很期待能收到聽友的故事,歡迎大家來投稿!我想故事集結多了,我們會看見當代基督徒靈性成長的一些歷程與掙扎,而這些都能成為弟弟妹妹的養分
댓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