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身不單心》系列文05
◼️為什麼有些人需要單身?
---------------------
🤔 你是否也有以下困擾?
- 總是莫名其妙就脫單失敗
- 明明很想談戀愛,卻總是卡關
- 每段關係都有相似的受傷模式
- 感覺自己好像需要時間,又說不出為什麼
💡 一個重要的領悟
大衛•哥金斯在《我,刀槍不單》中說:
「人生經歷,尤其是負面的經歷,能幫助心智長出繭皮。但繭皮要沿什麼方向生長,這取決於你。」
這段話道出了關鍵:我們如何回應依附創傷,決定了它會成為保護,還是囚牢。
🕊️ 單身:一個神聖的停頓
在這個催促我們快速療癒、迅速前進的時代,「單身」常被視為需要趕快跨越的階段。但事實上,有些人的確需要這段時間,不是因為缺乏選擇,而是因為這是一個神聖的任務——一個重整生命的契機。
💝 重要提醒
【我們與人的連結方式,往往也反映在我們與上帝的關係中】
《單身不單心》系列文06
|當我以為在找愛情,其實在尋找自己|
冬夜的咖啡廳,蒸氣在玻璃窗上結成薄霧。
我們相約玩那個爆紅的心理測驗—36個能讓陌生人墜入愛河的問題。小小的角落桌,兩杯熱拿鐵,還有那份印滿問題的紙張,整個場景看起來就像是精心設計的邂逅。
「你覺得愛情需要什麼條件?」他問。
「完全的接納吧。」我脫口而出,卻在說完的瞬間察覺到自己的矛盾。
「我覺得愛情一定有條件,」他輕輕攪動咖啡,「但友誼可以無條件。」
這句話在我心裡激起漣漪。我想起自己一直在追逐的是什麼—那些戀愛經歷,彷彿都是在尋找一個能完全接納我的人。但每一次,我都在親密關係中失去自己。
最後的四分鐘凝視環節,他的眼神溫柔而坦誠。但我在那雙眼睛裡看見的,卻是自己的倒影—一個不斷尋求被愛證明的靈魂。
我沒有愛上他。反而在這場精心設計的心動遊戲中,看清了自己。
第二天的小組聚會,我們讀到約翰福音中耶穌和撒瑪利亞婦人的對話。五段婚姻,周而復始的尋找,那個在井邊的女人,好像映照著現代的我。
「你有沒有想過,」小組長溫和地問,「為什麼我們在感情中常常找不到滿足?」
我低頭看著聖經,眼眶突然有點熱。
我開始明白,這些年的感情掙扎,或許不只是關於愛情,而是關於我如何看待自己,如何與他人連結,也關於我與上帝之間那道若即若離的距離。
【🌳從依附模式到靈性習慣】
🔍 心理學家的觀察:
我們與人連結的方式,往往也反映在我們與上帝的關係中。研究發現,早期的依附經驗會深深影響我們:
- 尋求親密關係的方式
- 對愛的理解和期待
- 在信仰中與神連結的模式
研究者發現(Kirkpatrick與Shaver,1990):
有些人在困境中自然地向神傾訴,彷彿對話般流暢;
有些人則需要強烈的屬靈體驗才能感受到神的同在;
還有人習慣用理性的方式看待信仰,較少涉及情感交流。
/
我們對神的想像常常受到原生家庭的影響。那些經歷過不穩定依附的人,可能通過信仰尋求「補償性依附」,渴望在與神的關係中彌補早期的情感缺口。
這個發現讓我們理解為何有些人特別渴望強烈的屬靈經驗,而有些人則傾向保持距離。
/
不論你是哪一種?
信仰的感受強烈或淡薄?
後續學者研究「靈性評估量表」,發現靈性成熟度不在於感受的強度,而在於關係的品質和穩定度。
我將測驗轉化爲簡易版,請依直覺作答你偏向哪一種(記下題號):
【禱告連結面向】
1. 我能自然地向神分享我的喜怒哀樂
2. 我需要特別的氛圍才能感受到神的同在
3. 當禱告沒有立即回應時,我會感到焦慮
4. 我傾向用固定的方式禱告,很少即興分享
【情感互動面向】
5. 我相信即使看不見神的回應,祂仍與我同在
6. 我常常懷疑神是否真的愛我
7. 我習慣理性思考信仰,較少談論感受
8. 我在靈修中的情緒起伏很大
【困境處理面向】
9. 面對困難時,我自然會尋求神的幫助
10. 我常常需要他人肯定我與神的關係
11. 我傾向獨自解決問題,很少向神訴說
12. 在屬靈低潮時,我會完全疏離神
計算方式:
1,5,9分數較高:安全連結型
2,6,10分數較高:焦慮連結型
3,7,11分數較高:逃避連結型
4,8,12分數較高:混亂連結型
【回到開頭的故事⋯⋯】
女主開始觀察自己在感情和信仰中的反應模式,發現一個重複的循環:
- 戀愛時:急於確認對方的愛
- 禱告時:總是懷疑神是否聽見
- 關係裡:害怕表達真實的自己
- 教會中:用服事換取被接納感
這不是巧合。依附需求會同時影響兩個層面:
- 與人的親密關係
- 與神的連結方式
💭 你的靈性生活與測驗相似嗎?
測驗不準也沒關係,畢竟網路版太簡化,但值得在讀文的過程想一想,也許除了為「出現一個人」禱告,我們的禱告可以更深入!
「主啊,原來我不是在尋找愛情,我是在尋找那個能真實愛我的自己。」
當我們更真實面對自己,也更有勇氣真實面對上帝。
(接下來幾天,想嘗試分別寫寫不同依附的靈性突破方向,歡迎你跟我分享個人經驗喔!)
《單身不單心》系列文07
「我知道神愛我,但老實說,不太確定該如何回應這份愛。」
「我理解信仰,卻好像無法像其他人那樣自然地表達。」
【給逃避型依附者:理性與情感的拉扯】
▣ 理解你獨特的靈性道路 ▣
想像你是一個圖書館管理員,
你喜歡安靜的空間,享受整理書籍的秩序感。
當人們尋求幫助時,你總能精準地找到他們需要的資料。
但每當書友會開始分享讀後感時,你卻習慣默默退到書架後面。
不是你不懂那些情感,而是那些熱切的分享總讓你感到不自在。
你更習慣一個人在圖書館的角落,靜靜品味書中的故事。
或許你的信仰生活也是如此。
當別人在分享禱告蒙應允的經歷時,你會想到禱告背後的神學原理。
當大家在敬拜中揚聲讚美時,你可能正在默默思考詩歌的意涵。
這不是信心不足,而是你與神獨特的互動方式。
這些感受你是否很熟悉?
不同的依附類型不是缺陷,而是我們在成長過程中學會自我保護的方式。
就像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個性和表達方式,我們與神的互動也有不同的形態。
有些人善於表達情感,有些人則透過理性和行動來表達愛。
🌿 兩種不同的逃避模式
心理學家發現,逃避型依附的表現其實有很大的光譜。有人會完全把注意力放在理性思考上,有人則是在渴望親密和害怕受傷之間來回擺盪。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反應。
根據Cassidy & Shaver (2016)的研究,逃避型依附可以表現為:
▌疏離型:
傾向將注意力放在理性和任務上,較少關注情感需求。
・系統性的神學研究尋求安全感
・偏好結構化的靈修方式
・在服事中找到價值感
▌恐懼型:
既渴望親密連結,又害怕受傷,因此選擇保持距離。
・在親密敬拜中感到不自在
・在群體中感到矛盾
・渴望深度連結但害怕受傷
🍀 你的理性是禮物
許多逃避型依附者有著敏銳的觀察力和深度的思考能力。這些特質在靈性生活中可以成為獨特的優勢:你能看見別人容易忽略的細節,提出深刻的屬靈洞見。
💫 找到適合你的方式
在教會中常常上台說話,或是主動發言的人,
他們的性格更為主動積極,
但是他們的信仰經驗或是與神連結的方式,不見得適合每一個人,
你可能擁有極為獨特的性格,也有最擅長靠近神的方式,
適時關閉外界的聲音,更專心地沈澱,
你可以用自己感到自在的方式:
透過閱讀、寫作、或是獨處的默想來親近神,也許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喔!
🌸 溫柔的邀請
改變不需要激進。可以從最自在的方式開始:
也許是寫下簡單的禱告、在熟悉的環境中嘗試新的靈修方式、
或是和信任的朋友小規模聚會。
💪 靈性挑戰:
有沒有可能突破自己的慣性!?
◘當你遇到困難時:
你會傾向把事情藏在心裡?
◘在親密關係中:
會刻意保持情感距離?
◘面對衝突時:
選擇逃避或轉移話題?
上帝可以重建我們的安全感,讓我們依靠聖靈的提醒,而不是本能的反應吧!
《單身不單心》
《靈性關係學》
《單身不單心》系列文08
「我渴望被愛,卻總是害怕靠得太近。」
「有時我熱切追求神,有時又完全想逃開。」
【給混亂依附者的一封信: 與神關係的重建之路】
▣ 理解內在的矛盾掙扎 ▣
想像你是一個在風暴中航行的船長,
有時被巨浪推向天空,有時又墜入深淵。
你渴望找到安全的港灣,卻又害怕停泊會帶來束縛。
你嚮往親密的關係,內心卻充滿矛盾與不安。
當牧師說神就在身邊時,你想靠近,卻又本能地後退。
當別人分享神如何愛他們時,
你既羨慕又困惑:「為什麼我總是抓不住這份愛?」
🌊 混亂中的真相
根據Holmes (2014)的研究,混亂型依附往往源於:
▌無法預期的關係經驗:
・愛與傷害交織的童年記憶
・難以理解的互動模式
・不一致的情感回應
▌在關係中表現為:
・強烈渴望連結又害怕受傷
・情緒起伏大
・很難維持穩定的關係
🍀 看見你的勇氣
你或許不知道,你仍然選擇相信愛的可能,
這份勇氣本身就是一個奇蹟。
在反覆的靠近與遠離中,你從未真正放棄尋找。
💫 重建安全感的旅程
當你發現自己想逃開時,
試著停下來問問自己:「此刻的我需要什麼?」
也許是安全感,也許是被理解,也許只是一個休息的空間。
🌸 給你的實踐建議
從最小的步驟開始:
・固定時間寫一句話給神
・在安全的地方待5分鐘
・找到一位可信任的同行者
💪 💪 靈性挑戰:認識內在的自動反應
◘當你遇到困難時:
在恐慌和憤怒中來回擺盪,
一下想尋求幫助,
一下又把所有人推開,
內心充滿矛盾的情緒。
◘在親密關係中:
渴望深刻的連結,
卻又害怕被拋棄或背叛,
於是在親密和疏離間反覆。
◘面對衝突時:
情緒反應強烈,
可能突然崩潰或憤怒,
卻又迅速後悔和自責。
你可以不只是這樣反應!這是你靈性的挑戰。
上帝可以重建我們的安全感,
讓我們依靠聖靈的提醒,而不是本能的反應。
當我們願意停下來,聆聽內在的聲音,
或許能發現:
那些看似混亂的情緒背後,都是渴望被愛的呼喊。
◘當感到不安時:
允許自己後退,但不要完全逃離
◘在想靠近時:
用自己的步調,不要勉強
◘遇到困難時:
記得尋求幫助,你不需要獨自面對
《單身不單心》
《靈性關係學》
《單身不單心》系列文09
「為什麼我總是害怕失去?」
「我知道神愛我,卻需要一再確認。」
【給焦慮型依附者的一封信:尋找安全感的旅程】
▣ 熟悉的不安全感 ▣
想像你是一個玩蹺蹺板的孩子,
總是擔心對方會突然離開,讓你重重落地。
你渴望親密的關係,卻總是被害怕失去的念頭困擾。
當別人說要信靠神時,你也想放手交託,
但內心卻像個不停轉動的陀螺,
不斷思考:
「如果神不回應怎麼辦?」
「我是不是做錯什麼?」
「為什麼別人看起來這麼平安?」
🌊 焦慮背後的真相
研究發現,焦慮型依附往往來自:
▌早期的不確定經驗:
・愛的表達不穩定
・需要透過表現換取關注
・缺乏情緒上的安全感
▌在關係中表現為:
・過度關注對方反應
・需要持續的肯定
・害怕被拋棄或忽視
🍀 你敏感的心是禮物
你或許不知道,
你敏銳的心讓你能深刻感受他人,
你渴望親密的特質,
讓你有極強的同理心,
這些都是上帝放在你生命中的禮物。
💫 找到安全感的途徑
當焦慮來襲時,試著停下腳步:
・感受當下的平安
・記住神始終同在
・接納自己的情緒
🌸 實踐的小步驟
從簡單的練習開始:
・每天寫下一件神的同在記號
・練習等候的禱告
・和信任的屬靈同伴分享
💪 靈性挑戰:看見內在的慣性
◘當你遇到困難時:
習慣不停禱告尋求印證,
反覆確認神是否聽見,內心充滿不安與擔憂。
◘在親密關係中:
總是擔心自己做得不夠好,
害怕對方會離開,需要持續的肯定。
◘面對衝突時:
容易過度妥協,
為了維持關係而壓抑自己,或變得情緒激動。
上帝可以重建我們的安全感,
讓我們依靠聖靈的提醒,而不是本能的反應。
當我們願意安靜下來,
就能聽見那溫柔的聲音:
「你是被愛的,不需要靠表現換取愛。」
《單身不單心》
《靈性關係學》
《單身不單心》系列文10
【從依附到自由】
——認識依附創傷後,我們如何往前走?
想像一下,當一個孩子跌倒時,他會怎麼做?
有些孩子會立刻尋找父母的擁抱,有些會獨自躲在角落,有些則會變得特別黏人,
小時候的你是哪一種呢?
在過去幾篇文章中,我們探討了不同依附模式如何影響我們與神、與人連結的方式,
讓我們進一步談談具體的靈性成長之路。
🌊 認識自己的起點
每個人的依附創傷都有其獨特性,就像指紋一樣。了解自己的依附模式只是第一步,真正的改變在於我們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一點一滴地建立新的連結經驗。
🌱 在關係中療癒
依附理論的重要發現告訴我們:即使是創傷性的依附模式,也能透過後天的「修復性關係經驗」得到轉化,慢慢成為安全依附的人。
TenElshof & Furrow (2000) 的研究讓我們看見:安全依附的人往往展現出更穩定的靈性生活。這就像一個在愛中長大的孩子,自然就懂得如何:
- 在困境中尋求幫助
- 相信並接受愛
- 保持穩定的連結
這個發現給了我們盼望:
當我們在與神和人的關係中經歷持續的安全感,內在的創傷就有機會得著醫治。
💫 具體的成長方向
🌸重新定義與神的關係
當我們開始將神視為「安全依附對象」時,我們的靈性生活會產生「質」的改變。這意味著:我們可以在神面前完全真實,不需要偽裝或表現。當感到受傷或憤怒時,也能坦然地向祂表達。在軟弱時,知道祂的愛不會因此減少。
🍐建立安全的靈修模式
每個人都需要找到適合自己的靈修方式。對某些人來說,可能是安靜的默想;對另一些人,可能是透過創作或步行禱告。重點不在形式,而在於這個經驗能否幫助我們感到安全和被愛。
🍇在群體中練習新的互動
屬靈群體就像是一個練習場,
讓我們能夠:在安全的環境中嘗試新的表達方式,也必須學習在親密和界限間取得平衡,而足夠安全的信仰群體,也能讓我們體驗被接納和理解的醫治經驗。
🍀 給不同依附類型的整合建議
研究告訴我們,療癒之路並非一體適用。以下是根據不同需要的建議:
🗻當你傾向焦慮依附
漸進式地建立安全感,不追求完美表現。在禱告中享受平靜的時刻,相信神的愛不取決於你的表現。
🏔️當你傾向逃避依附
溫柔地探索情感連結,不強迫自己。可以從讀經和默想開始,慢慢加入更多的情感交流。
⛰️當你經歷混亂依附
建立可預期的規律,即使感受起伏也不退縮。在信任的小組中分享,讓他人的穩定成為你的支持。
🌿 在單身季節的特別提醒
在我們的單身系列文章中,我們一直在談如何在這個季節認識自己。
這些研究發現正好幫助我們:
1. 理解自己的靈性掙扎從何而來
2. 找到具體的成長方向
研究不只揭示問題,更指向希望。它告訴我們:
- 依附模式可以改變
- 靈性關係能帶來醫治
- 新的連結方式是可能的
當我們不被單身焦慮牽動時,反而有更多空間來專注於內在的成長,建立與神的安全連結。
🍂 持續的旅程
改變是漸進的,就像春天的發芽,需要時間和耐心。研究發現,即使是微小的正向經驗累積,也能帶來顯著的改變。重點是持續地堅持,而不是速度。
⭐️ 研究參考
本文內容參考自:
1. Bowlby (1988) "A Secure Base: Parent-Child Attachment and Healthy Human Development"
2. Siegel (2012) "The Developing Mind: How Relationships and the Brain Interact to Shape Who We Are"
3. Clinton & Straub (2010) "God Attachment: Why You Believe, Act, and Feel the Way You Do About God"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