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我在讀書📗改變大腦的靈性力量]——你心中的神是哪種形象

作家相片: 神學少女神學少女

已更新:2024年11月18日





【摘要】 《改變大腦的靈性力量》02這集討論神在人心中的形象類型及其影響。 貝勒大學社會學研究團隊透過全美調查,揭示了四種主要的神觀:威權、批判、冷眼旁觀與慈善。這些神觀深刻影響著信徒的生活態度、社會行為,甚至大腦活動。研究顯示,恐懼型信仰和愛的信仰會激活不同的腦區,進而影響人的思維模式和行為表現。透過理解這些差異,我們得以反思自己的信仰經驗,建立更健康的靈性生活。

👑 威權型:相信上帝會主動干預人類事務,透過獎懲維持秩序

  • 特徵:重視道德規範、追求確定感

  • 影響:較容易產生焦慮與防衛心理

  • 大腦活動:邊緣系統較為活躍

🔍 批判型:認為上帝以審判者姿態觀察人類

  • 特徵:重視個人責任、傾向自我約束

  • 影響:容易產生罪疚感,但也更關注環境保護

  • 大腦活動:前額葉與邊緣系統交互作用明顯

👀 旁觀型:將上帝視為宇宙運行的首因,但不干預現世

  • 特徵:理性思考、重視個人自主

  • 影響:較少依賴宗教儀式,更重視理性探索

  • 大腦活動:前額葉分析區域較為活躍

💝 慈善型:相信上帝是充滿慈愛的同行者

  • 特徵:重視關係、富同理心

  • 影響:較容易投入社會公益,人際關係較為正向

  • 大腦活動:情感與社交相關腦區呈現和諧運作 【說書精華】 ▍神的形象:一項改變生命的研究

在探討信仰對生命的影響時,我們往往忽略了一個根本問題:在我們心中,神究竟是什麼模樣?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實則揭示了信仰如何塑造我們的生活態度、價值觀,甚至是大腦運作的方式。


▍從社會學研究看信徒的神觀

貝勒大學的社會學研究團隊進行了一項深具啟發性的調查,他們的研究對象跨越了美國社會的各個層面:三分之一是福音派基督徒,超過四分之一來自其他基督教派別,五分之一是天主教徒,其餘則包括了其他宗教信徒和無信仰者。這個多元的樣本讓我們得以一窺現代社會中神觀的全貌。

研究發現,威權的神觀在受訪者中佔據最大比例,約三分之一的人認為神會對不信者和作惡者施以懲罰,甚至透過天災人禍來警戒世人。這類信徒通常對教會活動投入度高,每週參加崇拜,並期待社會制度能夠反映基督教價值。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儘管他們的信仰立場堅定,但主動向外傳教的比例反而不高。

相對而言,將神視為批判者的群體則呈現出不同的特質。這些人認為神既不懲罰也不施恩,而是以一種責備的眼光看待人間,只在死後進行最終審判。這種觀點across各個教派的比例相近,但這群信徒對宗教儀式的參與度明顯較低。有趣的是,他們在環境保護議題上表現出特別的關注,似乎因為認為神對地球漠不關心,而更願意承擔起管理世界的責任。

第三種類型是將神視為旁觀者的群體。這些人往往具有較高的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對社會議題持開放態度,但教會參與度低,甚至有相當比例從不進行禱告。這種現象與第一類群體形成鮮明對比,反映出神觀與宗教實踐之間的密切關聯。

最後一類是認為神具有慈善特質的信徒,約佔受訪者的四分之一。他們相信神積極參與信徒生活,傾聽並回應禱告,對人類苦難懷有深切關懷。這群信徒較注重社群互動和慈善活動,展現出較強的社會關懷傾向。


▍神觀與大腦:信仰的神經科學基礎

研究進一步揭示,不同的神觀會影響大腦的運作方式。當信徒將神想像為威權或批判的形象時,大腦的邊緣系統會受到刺激,產生恐懼與防衛反應。這種狀態下,人們較容易對外在威脅產生過度反應,也更傾向支持強硬的社會政策。

相反,那些視神為慈善力量的信徒,其大腦前額葉區域會更加活躍。這個區域與同理心、社交能力密切相關,能夠抑制來自邊緣系統的負面情緒反應。這解釋了為什麼持這種神觀的人通常表現出更多的包容性和社會關懷。


▍從經驗到轉變:重塑神觀的歷程

在探討神觀的形成和影響時,個人經驗往往能提供獨特的洞見。節目主持人分享了自己從視神為冷漠旁觀者到建立親密關係的轉變過程。這個轉變關鍵在於深入研讀聖經,特別是舊約中神與人互動的記載。通過觀察神如何在人物生命中展現耐心、關懷與持續參與,使抽象的神學概念轉化為具體的關係經驗。


▍邁向整全的信仰理解

這項研究不僅幫助我們理解不同信徒的精神世界,更為建立健康的信仰生活提供了重要啟示。神觀不僅影響我們如何理解和實踐信仰,更會實際改變我們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模式。認識到這一點,我們能更有意識地反思自己的信仰經驗,在理性認知和情感體驗之間尋求平衡,建立更為整全的靈性生活。


神觀的研究提醒我們,信仰不僅是個人與神之間的關係,也與我們如何看待世界和他人密切相關。通過更深入的認識與反思,我們能夠發展出更具包容性和建設性的信仰態度,進而對個人生命和社會產生積極的影響。 ▍神觀的歷史演變:從威權到慈愛

在西方文化史上,威權式的神觀長期主導著人類思想。直到1400年代,一系列重大事件才開始動搖教會的權威。當時黑死病席捲歐洲,奪走近半數人口的生命,這場浩劫嚴重衝擊了宗教權威。隨後,神的形象在一些猶太教、伊斯蘭教和基督教文本中,逐漸從威嚴轉向慈善和神秘的特質。


接下來的兩個世紀,基督教內部的神學之爭導致歐洲陷入持續衝突。教會分裂為東西兩派:羅馬天主教和東正教。16世紀馬丁路德改教運動的成功,更推動了基督教的興起。部分受到宗教迫害的信徒移居美洲,但他們仍保持著對威權神觀的堅持。

1500年代,英國的基督新教徒在美洲東北沿海建立據點。清教徒以其嚴謹的生活態度在艱困環境中站穩腳跟。後來,清教徒的嚴厲作風逐漸被較溫和的聖公會取代。到了1700年代,聖公會的影響力又受到長老教會、公理會和衛理公會的挑戰。這些新興教派對福音書的重視,使神的形象變得更具人性化和親和力。


▍現代信仰的轉折與挑戰

美國福音派的興起標誌著一種解放,擺脫了國家控制下的宗教權威。建國者為宗教自由奮鬥,最終確立教會與國家分離的理念,使美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鼓勵宗教多元的國家。這些教會支持自由、反對奴隸制、反戰,並歡迎女性參與教會事務。

到了1800年代中期,一群受過良好教育的知識分子將東方神秘主義引入美國,形成了新思想運動。他們相信神是至善至美的,透過神的愛可以治癒一切疾病。這種觀點改變了美國的宗教景觀,將神職人員手中的權威還給信眾。

然而,這種開明的新神學也逐漸脫離了聖經中對神的諸多概念。作為回應,基要主義興起,特別強調聖經經文的絕對可信性。隨著電視福音的發展,基要主義教會在美國蓬勃發展,甚至形成了具有政治影響力的勢力。


▍神經科學的新發現

從神經科學的角度看,我們對神的理解涉及三個層面:實際存在的神、人們潛意識中的神知覺,以及在額葉、邊緣葉和頂葉中建構出的神的形象與概念。這三個層面之間可能存在斷層,導致我們對神的認知與實際有所差異。

研究發現,信仰類型會影響大腦活動模式。例如,當信徒從事方言敬拜時,大腦的額葉活動會減緩,而負責情感的邊緣區域則變得極其活躍。相比之下,修女和佛教徒的靜觀冥想則會產生平靜祥和的意識狀態。


▍當代信仰的反思

這些研究提醒我們,信仰觀念往往受到大腦神經系統中恐懼反應的影響。我們需要思考:我們所相信的是否真的來自神的啟示,還是僅僅反映了我們大腦中的思想與情感需求?

理解這些神經科學發現的意義在於,它們幫助我們認識到靈修和信仰實踐如何具體影響大腦功能,進而影響我們的行為和生活。這不是要否定信仰的真實性,而是提供了一個更全面理解人類宗教經驗的視角。


結語:

在這個科學與信仰快速發展的時代,我們需要在保持信仰核心真理的同時,也對不同的理解和詮釋保持開放態度。這樣的平衡,或許正是當代信徒面對的重要課題。


76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