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性是未曾看見04」—各種關於自慰的煩惱(上)

feat.基督徒應該版主


關於[基督徒應該]與版主


歡迎收聽今天的節目~今天的題目很刺激哦!因為光是[各種關於自慰的煩惱]大家一定會有各種的好奇,那今天呢我邀請到一位非常特別的年輕人,因為她是基督徒應該的版主,她現在正很開心的在微笑,跟大家say hi吧!


哈囉各位好我是基督徒應該的版主~你可以叫我版主~


妳的那個IG,妳是用IG經營對嗎?


是,我故意不開Facebook的。


真的!為什麼呢?


因為可能我大概能猜到Facebook現在的年齡層是多少,我大概能夠猜想到,會吸引到的群體並不是我想跟他們有直接的衝突的那種群體,我是故意想避開的,因為我大概能猜到,看到我這些言論會有什麼樣的回應,而這些回應是我已經知道他們會這樣回應,所以我就…也不是放棄,但是先針對我希望可以接觸到的群體,跟他們有一個連結,然後後面的話再說吧。


哦!所以其實妳在開設基督徒應該這個IG版的時候,妳就已經鎖定妳可能很想要接觸的人是年輕人囉,因為使用IG都是比較年輕的朋友。那跟大家介紹一下,大家可以搜尋,就是如果搜尋IG的話要怎麼找到妳呢?


我就叫ShouldChristian基督徒應該的英文,就是SHOULDCHRISTIAN


因為其實妳的中文名字很有趣,[基督徒應該]是前面五個字,後面有一個括號叫:[下刪一萬字]妳要解釋一下這個名字嗎?


我剛開始設立這個平台的時候呢,因為我自己是一個信二代,我已經信主二十多年了,然後有一些很根深蒂固的思想在我的腦海裡面,就是我們基督徒應該怎麼怎麼樣…比方說,我們應該守行為啊、很榮耀上帝啊、為主獻上一切啊…這些都是倒背如流的一些說法。所以呢我就想挑戰這個「基督徒應該」,然後我就想刪掉基督徒應該後面的所有的這個體制,希望我成為的這個樣子我把它都摒棄了,然後重新再思考一下,到底我想成為一個怎麼樣的人?在神裡面我到底想成為一個怎麼樣的基督徒?


原本是覺得很多那些應該,那一萬字的應該好像限制了妳原本的生命的樣子嗎?所以才會覺得這一點很重要。


是,完全是。


這是信二代的同樣的掙扎嗎?


我當時開這個平台的時候真的沒有想說,有沒有人跟我有一樣的經歷?沒有想太多,主要真的是我已經受不了了!憋在心裡太多年了!這種壓抑、不憤、還有憤怒這種傷心、這種創傷…太多了,所以我是把他們說了出來,用自己的方式整理、寫出來之後,才發現原來還有其他的平信徒或者是信二代、信三代跟我有差不多的想法。其實這個是讓我最驚訝的,也是很感恩的,因為本來只是一個宣洩的出口,後來現在它逐漸壯大的時候,就變成了其他…可以跟別人同行的一個平台,我覺得是蠻激勵自己的。


就不用成為自己一個人出口,好像可以成為大家的出口,這是一種很棒的感覺。我自己做[不在教會的日子]也是這樣,一開始也純粹覺得這是一個我想說書給自己聽的平台,但沒有想到有人也對很多東西有共鳴,那這樣子的話真的會感覺好像有同伴感,就是不孤單。

我從剛開始只是覺得有同伴不孤單,到後來越來越覺得有使命感了耶!


我當時寫了一個系列,剛開始也不太有這種感覺,其實是到了後面寫關於同性戀的系列、自慰的系列、還有後面關於我們敬拜團隊的創傷的系列,才開始感覺到,原來分享一些受傷的經歷或者在這個議題上很真實的一些經歷、很真實的一些感受的話,是可以幫助到別人轉化他們自己生命內在的一些困惑。

或者他們裡面受傷的一些經歷可以通過看了這篇文章,然後也可以得到自己的抒發,和我這個平台裡面投稿,然後可以得到神的治癒;或者跟其他同伴一起同行的這種經歷是非常難得的。

這也是非常可惜的,你想想看,這是本來應該在教會提供的東西,反而就是要在這些社交媒體找,所以好巧不巧,我們這些平台幸好是健康的,如果是真的會誤導別人、或者帶大家離開這個信仰,其實還是蠻可惜的。不過我也算半個離開教會的人,所以很諷刺。



半個離開教會的人


為什麼妳會用「半個離開教會」形容自己?一半是什麼意思?


一半可能也是這個社會或者外人看我的評價吧,因為我已經大概一年半的時間沒有去教會了,已經停止了所有的侍奉、所有的參與,我就說我要先歇一會,自己給自己一個sabbath。


那剩下的那一半,妳覺得妳還在教會的那一半又是什麼呢?


我覺得剩下的一半就是在[基督徒應該]這個平台裡面,因為沒有去教會之後,其實它附屬的那些教會活動、屬靈活動、基督教的活動、講座、討論、或者團契什麼的,它其實都已經完全…我是做了一個非常大的手術,就是完全割掉。

因為我想我需要很真實的交流、真實的關係,然後非常可惜的就是在我以前的經歷裡面,大部分的時間我都是覺得自己在戴著一個面具,我無法把我心裡一些真實的掙扎…而且這些掙扎是包括非常赤裸裸的情感的流露,我覺得這點在教會真的非常稀有,真的都看不見了!

所以在建立這個平台往後呢,我還是挺想開discord,還有開一些…有可能啊,如果真的更多的資源、更多人來幫忙的話,可以搞一些線下的活動,可以讓在IG裡面都受傷的弟兄姊妹可以有機會見面。不過真的禱告禱告看上帝怎麼帶這個平台。


我支持妳,我覺得如果有一個線下的這種可能性的話,那種感覺很好。就是雖然對原本的教會生活或教會文化有不滿意,但是自己嘗試創造一個,好像我們想要尋找那種真實互動的團契,那感覺就是沒有那麼消極,還蠻積極的在看待自己的真實的信仰這樣子。


過程很痛苦。


過程很痛苦是嗎?


是…


只是想分享說,我也有很類似的感覺,就是會有一個我理想的團契生活,但是會覺得在原本教會的形式裡,包含很形理如一的主日崇拜、或是這些跟弟兄姊妹的交流,我就是覺得少了一個…像妳剛剛說的那個很真實情感流露的部分。

好像走到體制外,用自己的方式建立整個信仰群體的時候,我反而開始感受到那種好像情感的流動、關係的流動,我甚至今天在坐地鐵的時候,我也是在想,可能很多人都覺得網路上的友誼不是真正的友誼。但對我來講,每天跟弟兄姊妹在討論信仰、可能在留言板這樣回應留言,我真的感覺我每一天都泡在信仰群體裡耶!這是一種…好像很難跟不使用網路的人解釋這種虛擬的關係的感覺,虛擬的關係反而有一個很緊密的那種群體感。


我一直在想為什麼,其實這個是我還沒想得到為什麼的原因,但是先不管為什麼,反正就先自己先創造這個空間,然後希望…因為在我自己的平台,我注意到其實有關注我的followers不只是年輕人,還是有別的香港的基督教的平台會默默的關注我。

所以如果能夠作為一種刺激,比方說我討論的題目引起他們的討論;我辦了什麼活動,他們也覺得:「我們不如也搞吧?」完全歡迎!我覺得是個很正面很健康的一個…對我就發揮了我這個平台的作用。


我也有同樣的心情耶!因為像我做了那個LINE的遊戲,然後就收到有網友說他們很興奮,因為他們在玩LINE APP的遊戲的時候,發現原來可以這樣子傳遞一些概念,然後就說他們教會也想要搞這樣子的遊戲。

我就覺得很棒啊!就是你們用你們的方式盡量copy,就是這些好的點子,然後如果可以做一些年輕人想做的事情就太好了!


真的,因為一個人的力量做不了這麼多。


我覺得有很多可能性,而且是在教會之外的可能性,是以前的教會比較沒有辦法想到的,因為以前的服事就是在教會內嘛,但是現在已經有太多可能性了。


確實確實。



神學少女與版主的第一次接觸


那我也跟大家介紹一下,為什麼今天我邀請這個版主來跟我一起聊。

我一開始是在IG上注意到妳的帳號,然後我一看到妳那個中文名字,就[基督徒應該(下刪一萬字)]我就覺得,天啊!我一定要follow!我不管妳寫好不好,光為了這個名字我就要先follow!

所以我就用神學少女follow了,然後follow之後呢,我就發現妳的帳號跟其他…因為我追了非常多不同的迷音啊、還有就是基督徒平台的帳號,我覺得跟其他帳號有個非常不一樣的點,第一個是妳探討的議題還蠻火辣的,都是那種在邊緣很刺激的話題、都是教會根本不能談的話題!沒錯!就是我覺得好刺激哦,我就是光讀那個標題都讓人深吸一口氣,然後想說哇妳要怎麼談?

然後再進去看妳寫,我就覺得天啊!這個版主一定是念過很多書的人,唉唷,我會那麼誇張,就是妳第一個可以寫很多很多字,然後再來妳的論述都很有邏輯性耶!

所以我就覺得,哇!好有趣!而且我不知道妳是男生還是女生?我好像一開始看不出來,我追到中間的時候,我感覺這應該是女生,感覺好像男生說觀點跟女生說觀點不一樣,女生說事情會比較細膩。


我沒有忌諱自己是什麼性別,所以我也很好奇,我是有一次就是因為談自慰這個系列呢,有一些男生、有一些讀者他投稿之後,發現我是個女生就覺得很抱歉,因為他可能感覺他寫的尺度有點太過了什麼的。但是對我來說呢,一方面我也很感謝他的敏感度,但是同時間呢,我又覺得:「沒關係啦!沒有尺度啦!說了多大就多大!反正百無禁忌嘛!」

在至少我自己的原則,我覺得百無禁忌,很保守到一個極端的人他們說的話,跟一個非常開放到極端的人說的話,都值得被聽見。還有如果要討論什麼,尤其是討論這種這麼火辣的話題,你還要說我們避忌一下不要講這個,然後呢我們要小心不要講這個…那其實就本末倒置,我自己覺得。


就好像如果閃來閃去,最終就講不出什麼東西來,大家都講得很含糊。


是啊是啊,我盡可能營造的一個氛圍,盡可能啦!因為我也是有自己的立場、或者有自己的感受,盡可能真的讓他們想說什麼就說什麼。真的很盡量,戴個安全帽。


安全帽是什麼意思啊?


安全帽呢,是我們香港的這個頭盔啊,我們叫頭盔。也就是說呢,說什麼東西之前就是要做一個免責聲明:「我所說的一切都會有缺欠的地方,千萬不要把我們說的話當成是百分之百的答案。」這樣,然後要刺激讀者、聽眾用批判思考,自己再判斷我們說的話到底有哪些是覺得:「很適合我!」有哪些是:「我覺得還是差了一些、欠了一個盲點,需要去補充。」


我覺得能跟妳聊天真的很開心!我很喜歡跟女性的來賓聊天,因為我覺得大家好像都覺得,這些什麼批判思考啊、神學反思啊、好像都是在傳統會覺得是男性對負責要回答這些問題。

所以妳看一些基督教的大型研討會,都是找男牧師,根本沒有女性發聲的機會。然後就覺得,這什麼年代了?我們年輕的基督徒女生如果有機會,會有機會受到蠻好的教育、或是有機會碰觸到一些比較新的概念的話,應該盡量有一個平台可以發聲。

所以我就覺得,能夠請到女性來跟我對談實在太開心了!


對啊,點頭如搗蒜,我很同意。自己在香港的IG我也留意到,比較少、真的很少、真的很少。需要我們在這個podcast今天也做一個呼籲啊!如果妳是一個女基督徒、如果妳也有想法,歡迎妳多寫多寫多分享!


而且可以找我們私訊分享經驗哦!就是我覺得如果妳想要做這種自媒體,不管是IG啊、Podcast、或其他的平台,就是我覺得如果妳還有一些考慮的話,或是有一些擔心的話,因為大部分女生想要講出自己意見,旁邊身邊的人應該都不會贊成的。妳沒有什麼支援的力量,妳可以找一些我們這種已經浮出來的版主,然後我們很願意跟妳分享一些經驗~

好那我們就要準備進入我們的自慰主題了!我猜已經很多聽眾覺得:「怎麼一直在閒聊?這兩個女生什麼時候才要講重點啊?好煩哦!他們趕快切入主題!」


好好好我們就來切入主題了!


那我們進入自慰主題之前呢,我就先介紹一下,我有說我一開始是因為妳的IG這個名稱,然後我就追蹤妳。

一追蹤妳的時候,那時候妳正在討論就是自慰的話題,然後就覺得:「哦,這個版主很敢寫哦!寫得很直接,而且蠻多想法我也蠻贊同的。」然後我好像那時候就私訊妳對嗎?我們就有些討論。


對,我記得。


妳還記得我們那時候討論了什麼嗎?妳要不要跟大家分享一下?


嗯…我還記得妳第一個問我的問題,就是說婚前性行為這個事情要不要遵守什麼的,我還記得我還說得非常的…非常的casual,我非常的casual的說:「哦,這個我個人意見呢,是覺得現在呢,如果要守貞的話呢,就是我們個人對上帝的選擇,然後如果決定不做的話、或者決定做的話呢,都不是一個要打入地獄的一個很大的罪責。」我還記得妳說:「哦!這個非常的很不一樣!很新的想法哦!」我忘了妳怎麼說的。


我就很興奮,那我記得我還有追問,妳怎麼想啊?妳有沒有看過誰說了什麼樣的概念啊…然後我們有了一些討論,就這樣因此認識了。

然後後來我們這大概有半年的時間,妳做那個自慰主題到現在半年了嗎?


大概了吧?


大家可以上[基督徒應該]的IG往前滑,就是因為妳的每一則主題都是用一句話很明顯的點出這個主題,所以妳看圖就可以快速找到想要討論的圖片,我覺得這很聰明的辦法。


我也挺覺得自己蠻厲害的,哈哈哈哈!



談自慰話題引發的關注


那我們今天要來討論這個題目,是因為我想說,既然要談性,然後我從好幾個角度切,就是我希望盡量比較豐富的去就是像一朵玫瑰打開來,有很多花瓣、有很多不同的角度,可以去聊性跟想性的事情。

那我會想邀請妳,原因是第一個我覺得妳是年輕的版主,就是年輕人代表,然後妳的目標族群也是年輕人嘛,跟妳年紀相近的這些對話。而且妳在做自慰這個主題的時候引發他們很多回饋,因為妳的留言區也很好看,他們都會直接跟妳討論,然後妳會回應他們的留言可能再寫一篇文章。我就覺得這樣有…有對話好累哦。


哈哈哈哈!但是也很必要啦,因為我也知道,而且我會收到很多人私訊。其實先退一步來講,為什麼要討論這個自慰的…為什麼我一開始要寫這個題目呢?是因為我做了一個投票,我就問讀者們:「我這裡有四個我大概想寫的題目,有哪個是你最感興趣的?因為我時間有限,我可能這個週末只會有時間寫一篇,那你想我寫哪篇呢?」

寫了好像『什麼怎麼才叫合乎中道?』、『牧者也要放鬆一下』、『平信徒要step up』,另外一個就是這個『自慰的掙扎』。

然後我就收到了34個投票,就是大概佔了六成說:「我要討論這個題目!」我還我還特地問他們:「你們期不期待我寫這個po啊?你們還會很期待?還是說希望可以來吃瓜?」結果我看還是有38%的人是想吃瓜的。


吃瓜的意思是什麼呢?


我自己覺得,吃瓜的意思就是…因為或者反過來說,應該是我們廣東話的吃花生,就是一種隔岸觀火、這種要娛樂性比較高的…「我就靜靜地看你裝逼」,我想應該是也覺得:「說不出什麼話來吧?」這種感覺。

當時收到這個投票結果還是有點消沉的,我們基督徒真的做的榜樣以前真的太不好了,讓大家已經沒有期待會說出什麼好話來,所以我就說,好!就要努力寫一篇至少能夠給大家一點性教育、然後再加一點就是屬靈的反思的一篇文章。


那後來呢?就是妳很認真寫了之後,後來發生什麼事情?


首先我寫了之後呢,這個傳播的速度已經超過我的控制了,這個是我真的沒有想到的。當時我大概才800個followers,然後我出了這個系列之後呢,嘣的一聲!就變成了1300個followers!突然之間多了500、600個followers,我就說:「這些folowers是從哪裡來的?!!」

而且因為我當時也開了很多次匿名的投稿,讓大家可以完全不用忌諱是什麼身份,可以說任何想講的感受,就收到很多人說:「哇!好感謝妳這個平台啊、然後我也很想分享一下我的掙扎啊…」所以我就很開心有這個privilege可以聽他們的故事。

所以好像原本大家根本不期待一個基督徒可以說什麼很新的、很人性化的內容,大概覺得妳要說教吧?說一些標準答案。但是沒有想到,妳很認真的回應這個主題之後,大家就開始爆炸性的轉發,因此follower就變多了。

而且我另外一個驚喜呢,是可以接觸到香港關注性別議題、或者關注性議題的一些平台,是非信徒的平台,我覺得也是對我來說一個很好的經驗還有一個經歷。我希望以後也可以跟他們多交流,可以看一看有沒有可能他們一些講的素材、或者可以邀請他們做嘉賓,來我這邊這個平台講話…或者之類的。


我自己也是好像因為追蹤香港一些跟性有關係的團體,就覺得他們討論的題目也好、他們舉辦的活動、他們…甚至我看到有一個平台舉辦活動,就是直接說:想要約炮的話你可以匿名報名,然後就直接來現場約伴侶…覺得那個教外人士的尺度才是真的很火辣。

我們只是取這個名字,可能大家已經覺得:「好可怕!你們要談這個話題?」差距很大!我覺得我們今天就是嘗試聊聊看嘛,但是我們也確實有要戴安全帽,就是有點擔心,剛剛一開始版主妳也說,妳今天一整天都在禱告,想說怎麼樣可以聊這個話題。



關於教會的教導


上次我聽了妳和麵包的一個討論,就那一集是講約炮的那個題目,我就在想,妳們討論到一個點,說教會經常就是做避免還有預防的措施,他們以為只要我們不知道這些性知識,我們就不會做。我們盡可能就是…如果我們要避免自己有這個性慾啊、或情慾的試探,我們就不要去那些地方、不要看那些東西。

但這是怎麼可能呢?就像妳和麵包說,這怎麼可能?我們現在正處於一個資訊氾濫網絡時代,已經是每個人都有一個手機,每個人都可以上網的時代,我們是無法規避要面對一些真實的問題、一些真實的需要、還有一些real questions。

而且我聽到妳和麵包說,很多時候長輩或者一些屬靈的領袖,他們很多時候都會馬上敲響了這個警號:「哎呀!這個人有這個性方面的疑問!是不是他要犯罪了?救命啊!」

我也覺得這是打草驚蛇的一個反應,就像我們小時候其實對這個世界感到好奇,我們會問一些可能在成年人的眼中是很無聊、甚至是很幼稚的問題:「為什麼月亮是圓的呀?」同樣的其實我們不應該這麼快的discourage小孩去有一些疑問,反而就是會引導他們去尋找答案、引導他們去探索、去學習,怎麼樣用什麼樣的工具?什麼樣的研究方式去找出一個正確的答案?

我覺得教會也應該做一個角色,就是引導信徒去真實的面對他們的掙扎,而首先的一步就是要先認識自己的身體,然後再講後面不同的掙扎、不同面對的一些問題挑戰等等…。


我覺得像比方說,有的聽眾可能光是看到題目就說:「蛤?妳們聊約炮?妳們這樣就是鼓勵基督徒年輕人去約炮!」我猜可能會有這樣的隱憂在他心裡面發生。

而且會不會其實不只是長輩有這樣的念頭,也許對一些年輕人來講,他也會覺得有點緊張,好像我們討論到什麼樣的問題就代表贊成,或是不是就沒有那個底線?我覺得好像就會有這些擔心。

但是我也有一個疑惑,他們很擔心的這些反應狀況下面,會讓我感覺他們傳遞給我一個訊息,就是似乎他們完全沒有這樣的困擾、他們完全不會犯罪、他們是聖潔的,所以我們是不聖潔的。

但是怎麼可能呢?以我對人性的了解,我不認為有人沒有這方面的困擾,所以我對於這些異常衛道人士的反應反而會打一個問號,我會懷疑他幹嘛要這麼防衛性的…就是趕快捍衛信仰的基本教義呢?


退一步來講,我覺得是整個教會的價值觀,覺得聖潔還有犯罪是二元的,就是你只能是一個完全聖潔、完全順服神的信徒;要不呢,你就是十惡不赦、然後完全偏離了教導的一個很壞的基督徒。好像這兩者之間好像並沒有一個灰色的地帶,去容許我們這些真切的、痛苦的、困惑的掙扎去存在。

就像我經常說,神和雅各的摔跤在現在的教會已經是非常稀有了!因為我們感覺就是:「哎呀!我怎麼可以跟上帝摔跤呢?祂就是這麼榮耀!那麼完美!那麼要敬畏的一個對象!我是不可以向祂質問、不可以向祂發問!我已經知道答案了,所以我要順服。」這個和我現在的信仰觀是完全不一樣,我覺得上帝既然給了我們思想、給了我們這個大腦去接受世界上各種各樣的知識,那祂一定會給我們智慧去思考,要有一個過程去慢慢的找到一個屬於自己的答案。

怎麼可能剛開始就:「我已經有所有的標準答案了~上帝就是一定是對的!我就一定是錯的!所以我想的任何事情都是罪的根源!我要去根除這個罪性!」這個太二元化的想法我已經完全拋棄了,也希望鼓勵讀者思考,這個二元化的思維框架到底還適不適用現在的社會?


我記得我有一集節目就有聊到說,我們光看聖經裡面那麼多不一樣的人、有不一樣的個性,有人是脾氣很衝的、有的人就是很不負責任的,但是可能在他們面對上帝的過程當中,都找到一條他們跟上帝之間那個關係的進路。

比方說火爆的參孫,他也是個很不負責任的人,但最終神還是看他是有信心的,所以我覺得其實二元論最可怕的就是,好像會變成一種罐頭的基督教,所有人被傳福音,就是告訴你信仰是什麼?屬靈是什麼?接下來呢你就要抱著這些標準答案,你就不要任何的歪掉,你也不要發出問題,這樣你就會是一個基督徒好寶寶。但是實際上其實是很危險的,因為信仰不應該是罐頭,上帝創造我們就是這麼不一樣。



約炮的經驗分享


然後我也想要回應一下,因為難得又聊到約炮,我以為這個話題過去就不會再聊,我想要回應。就是我看到一篇網路文章,就是他這個人他本身就是有大量的約炮經驗,他就分享了在多年在這種交友軟體上載浮載沉的這個經驗。

某一次他在午夜十分的時候聊自己受過的傷,然後他的結論是:其實交友軟體這種App、這種媒介會讓你陷入一種想法裡面,就是每一個人都好像是性愛市場上面任人挑選的商品,不只是你這樣挑選對方,你同樣也是被挑選的商品。

好像一個魚塭,裡面就是一個魚池有很多條魚,大家都想選到一條好魚,可是你在那個擁擠的魚塭裡面,其實你會覺得為了得到更好的結果,很多人騙人啊、所以會有所謂的照騙啊、就是有騙子啊、還有就是他出來的時候,他就是利用完你之後對你並不尊重啊…即便是約炮這個行為過程中,還是有比較讓你感受到受尊重跟不受尊重的感覺。

所以當人在這種變成商品很痛苦的…因為你要被挑選,你也會質疑自己的條件好不好?然後在那種不舒服的狀況下,你就要欺騙自己說:「沒關係下次我就會碰到更好的人。」但是實際上每一個人都是非常的孤獨的,因為沒有人喜歡這樣子被打分數,而且是這麼赤裸裸的在你的身體上面打分數。

我其實是注意到一本書,那本書是一個漫畫,它討論這個性跟身體焦慮,封面有一句話就是:「能不能像對待一個普通人一樣對我?」這句話的意思應該其實就是在談,你能不能看見我身而為人的一個位格?而不是看見我就是一個好像可以提供給你性滿足、或是給你愛滿足、愛需求的一個滿足你自我中心的那種對象而已。



思考過,去嘗試,然後承擔後果


對我來說呢,有過經歷的人他們過來人講的故事,固然是一個很好的參照。不過我可能補一個比較大膽的想法。

我其實是覺得,要了解自己一定要做出某一種的選擇,才可以得出自己的結論。所以你這位約炮的人他的經歷,是屬於他一個…可能他在這個過程碰碰跌跌的,得到了太多的傷痕,他才有這樣的一個結論。但是誰知道呢?有可能有些人約炮,他可能得到對他而言某一種的滿足。

怎麼說呢…我不是鼓勵人約炮,我只是說,如果你真的看了大量的屬靈書籍、問了我們基督徒平台、問了神學少女,都還是覺得:「哎呀!這個約炮對我而言,有可能是我某一種的滿足、某一個東西…」那就試試吧!我真的鼓勵你。

首先呢,前提就是你要有足夠的性教育,你知道你要參與這件事情性方面的風險,比如說有沒有戴安全套?或者對方有沒有性病?你可能要在事先請他做一個醫生的證明,證明是完全沒有性病、沒有愛滋病的…等等的,然後自己也做一個檢查,確保我是也是一個乾淨的、沒有病會傳染的人,沒有血型肝炎那種非常真的會後悔一輩子的病。

你自己查清楚,把對方也查清楚,然後再去想:「這個東西前行利弊,我需不需要真的去做這件事情呢?」那後面的後果就是真的自己承擔,我是真的是會非常大尺度的這樣跟別人說。

也先不講約炮,就講婚前性行為一樣、或者自慰一樣,再多的紙上談兵也不如說,去看一下性教育的一些影片,學習一下自己身體不同的部位有哪些…然後原來這個功能是這樣的、原來我的乳房是這樣的、原來我的…再下刪一萬字。原來自己的這個性器官有這麼多的功能,是不只為了have sex、不只為了要跟別人達到什麼樣的性行為高潮…等等的。

我覺得這樣就是我說的,不要只做預防,因為在試探來到的時候,我們是不知道的。我們作為一個導師也好、或者作為長輩也好,我覺得最好的方法是給足夠的性知識,讓他可以盡可能的避免發生不可挽回的後果,而不是只是說:「不行!你做了之後我們教會就會把你逐出去!我們就會不承認你這個信徒!你就是一個十惡不赦的大壞人!上帝會詛咒你!」等等的。我能想到這很多會傷害別人的話,但是我是真的比較開放的立場。


我在想像我剛剛那個例子,有些人可能會覺得,這是不是一種恐懼性教育?告訴你說:「這個事情會有很大的後果,因此你要去做之前,你要知道會很慘,所以不要去做。」傳統教會裡面處理性教育其實大部分是用這樣的方式。

但是我們可能沒有討論到約炮這麼火辣,一般教會可能討論婚前性行為,就有非常多很恐嚇性的恐懼教育,所以我想其實版主是嘗試告訴聽眾朋友,有的時候要有個空間,你有了足夠的預備跟安全的知識,你還是選擇想要這樣嘗試的時候,你就付起那個你自己可以衡量的代價。

妳是不是想要表達是,妳不希望好像用單一的案例、或是一個人單一的經驗,然後限制了其他人探索的可能性,是這樣嗎?


對對對,是這樣的。我知道教會不是故意說要用恐嚇的方式的,他們只是真心覺得那個後果很嚴重,可能嚴重的到他未必真的能承擔那個後果。比方說:真的懷孕了、或者真的有性病了、或者剛剛你說的很多那種心靈上面的受傷、或者屬靈上面的空虛感…這些都是真實的,有很大機會一定會出現一些心靈上面的空洞。


現代人太缺乏性知識啦!


但是回到我剛剛那句,你再怎麼警告他,就是完全阻止不了,那還不如前面把性教育教好。比方說我收到一個很搞笑的投稿,就是說有男生不知道女生的陰道和尿道是兩個地方!


我覺得有些女生可能也不知道哦?


OMG!這個是太…我不是要論斷他們,我自己之前也有很多性方面的困惑是沒有辦法得到解答的,只是說…這種本來應該是理所當然可以知道的知識,可以幫助我們避免太多的煩惱。我甚至聽過因為對性器官的不了解,兩個結婚的夫妻也沒辦法要要到小朋友,就是因為不知道陰道在哪裡!我的天啊!


哇,在這個時代真的很難想像。


唉,跑題了不好意思,但是我真的覺得…也沒有跑題,因為這個跟我之前寫過的系列的第一篇是一模一樣的,我就說要先教知識!你要知道男性的器官是哪些、女性的性器官有哪些,認識一下自己的身體。

而且自己的身體是獨一無二的,你不要看賣雜誌上面不同人的漂亮的身材,覺得:「為什麼他的肚臍和下體的這個距離這麼長?」就是因為人家長得高啊!不是因為你什麼的…有很多這種迷思啊,或者年輕人其實會很多身體的自信,應該說self-esteem,他們對自己的身體是很沒有自信的,然後他們會有這種…現在聽起來會很奇怪的一些抱怨、或者自卑的傾訴,但是都是真實的,覺得自己乳房的乳頭的看起來的大小啊…為什麼跟這個人不一樣啊…都不敢說,那就找個平台一起來抒發一下吧!

『哎呀!我對自己的乳房覺得很自卑啊!胸不夠大啊!或者胸太小啊!或者胸太大啊!…』

有很多這方面的困擾,大家都可以分擔。


我也聽過的是,很多男性可能會覺得…因為像陰莖在漫畫裡面,你看到大部分都是筆直的嘛,但實際上真正人的身體有往不同方向歪的、或是那個形狀很特別的,每個人都不一樣。甚至我也有碰過一個朋友跟我分享,他是不滿意自己身體的一些部位,所以影響到他在游泳課或是一些其他課程的時候,他是拒絕脫衣服、換泳衣的。

那個自卑感跟很疑惑自己是不是很奇怪,我覺得不管是男性,女性也會。我聽到比較多青少年女性的困擾是胸部一邊大一邊小,因為我們看到很多網路,比方說女明星的P圖啊,我們看見的都是完美的身材、左右對稱勻稱、大腿都沒有贅肉,但其實就這些雜誌上的照片都是經過修圖的,就像修臉。

現在大家比較知道了,因為我們一般人也可以用這個美圖去修自己的臉,但很多我們看到的身體的圖片,都是經過攝影師精修跟挑選角度的。青少年最會去比這個嘛,就是我看到的、或是我看到一些色情片,色情片裡不管是男性的陰莖或女性的身體也都是精挑細選,是漂亮的才會有機會上鏡。

那我們就會拿自己去跟這些很漂亮的人比較,然後就因此覺得好像沒有自信,甚至我覺得也蠻影響可能在性探索上,不論是在婚姻關係、或是跟伴侶探索、可能跟男女朋友探索的時候,你是很害羞、不敢把自己的身體安全的倘露在對方面前。就你的性經驗,對你來說有很大一部分的痛苦是感覺到羞恥的,因為覺得自己不夠好。


對啊,明明我們在教會裡面常常聽到,上帝創造我們是寶貴的、上帝創造我們是美好的,那豈不包括我們的性器官嗎?那豈不包括我們的性別嗎?但是怎麼可能說我的靈魂是聖潔的,然後我的身體就是羞恥的、要敗壞的?


我覺得這也跟整個教義也有關係,就是我們以前會說身體是敗壞的,這個器皿終將要去過去,只有神的話永遠長存,所以我們也不要太在意在世的物質,也順便一併把我們的身體也這樣忽悠過去了。我覺得要讚美神的創造的一部分,也要讚美我們身體的創造,上帝創造我們男女的器官是多麼的精密。

我自己很喜歡思索關於身體神學的事情,那當然不只是包含性啦,還包含很多可能死亡跟疾病我都會思考。我覺得我是不同意傳統二元論的,身體跟靈魂的對比、會認為靈魂比較高尚,然後基督徒身體就是一個可朽壞、可以摒棄的。

但我同時也覺得,我同意的神學跟在經文裡面的解讀,我比較認為是全人的,就是屬靈不是只有屬你靈性的部分,其實是不管你的情感意志、你的身體,整體都是屬靈的那個狀態。

那個屬靈的意思就是,是上帝很好的創造,而且你可以用這些部分、用你的全人來榮耀上帝,不是只有靈魂可以榮耀上帝。


對呀明明我們使徒信經也會說,我信身體復活。


對呀那我們就不管這個身體了嗎?


那我們就先停在這邊,然後歡迎你期待我們的下一集!我們下一集會討論更多我們對於自慰的看法!那就先這樣囉,謝謝大家!掰掰~


推薦自我書寫》關於性的靈修筆記

Comments


©2022 by 不在教會的日子.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com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