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嗨!你要來點信仰毒品嗎?04」

作家相片: 神學少女神學少女

已更新:2023年2月19日

😇謝謝辛苦聽寫的匿名義工K😇

今天又邀請我的好朋友David來到現場。不知道大家作了問卷沒有? 我真的很好奇大家自我檢測的結果。 我們今天要來聊一聊聽友的投稿。這位聽友是一位傳道人,寫了他與主任牧師的糾葛。 這位傳道人年輕時是位非常羨慕善工、愛主,渴望全職服事上帝的年輕人。 牧師是他的權柄,也因此他常被牧師稱讚、認可。這些都是極大的肯定。 牧師對他在許多的服事和教導上用心程度都超過對其他人,並常在其他同工面前被稱讚是牧者們最好的同工。因為這位姊妹被牧者認為是最忠心的,只要是這位牧師的說詞姊妹就二話也不敢說,因為她要配得起這最忠心的稱讚。


有天,牧師拿一篇文章給她讀,提到助理傳道的角色,要作一個稱職的副手,要這位姊妹天天為這件事情禱告,把這個當成自己服事生存的法則。可是事情並不順利,不知曾幾何時,這個姊妹發現她總是處在檢討的狀態中,作錯會被罵,甚至最後會被牧師羞辱。


在過程中,這位姊妹也越來越沒有自信,因為不斷自我檢討已經變成本能反應,無法就事論事,任何事情犯錯都會覺得不是自己人格缺失,就是習慣不好、自己沒有反省能力等等,檢討到最後自我懷疑的程度。因為在那樣的壓力之下害怕被檢討,服事對她來說毫無喜樂,唯一的喜樂就是:牧師的喜樂就是她的喜樂。


看得出她就是被PUA(言語霸凌、關係控制、情緒勒索等,通常又為上對下的操控佔為多數 ),就是有一些自戀型牧師,他會操縱同工的四步驟。PUA像是情感操縱,本來是Pick Up Girl的縮寫,是講男性用什麼方式讓女性上鉤、把妹的一些手段,後來有人將其延伸在職場。什麼樣的狀況你是被他人情感操控?會有四個步驟:

一、給你遠大的目標卻不斷否定你,使你內疚檢討自己,直到妳越來越聽話。

二、摧毀你的自尊,甚至到後來覺得只有對方對你的評價才是對的。已經無法自我辨識了。

三、繼續表達,壓榨你到身心俱疲的地步。此時人應會開始防衛或是覺得怪怪的。

四、命令式語氣,不讓你有任何質疑或討論的空間。


有點像一步步溫水煮青蛙的模式。


沒錯,而且他前面一開始先給了你自我認同的自信感,他對你的認同必須建立在他對你的讚賞基礎上,但若要掙脫,就得承認一開始他給你的讚賞也是虛假的。這對人來說會內心打架。


在有毒信仰中,這個PUA的步驟讓人一步一步的依賴於這個牧者。


好像邪教也是這樣。就是我讚賞你,如果你讓我不滿意、不開心,我就不愛你,教徒就會害怕並想要讓教主更開心。


剛剛聽起來,這位牧者對於這個姊妹也是一個很好的導師。

在教導的過程裡不斷慢慢增強他的控制。

也有些人覺得對自己人表示她應該作,就是因為是自己人所以才告訴她實話,是為了她好。其實聽起來會使姊妹的罪咎感越來越深。有毒的信仰體系裏面,會使人的信仰動力是罪咎感而不是上帝對我們的愛。但在這裡我們需要區分,過度的罪咎感跟認識人是有罪的,這兩者間又不大相同。很多時候我知道自己有罪了,卻仍把更多的罪咎感背負在身上,甚至有人會利用這樣的罪咎感讓更多弟兄姊妹作更多服事,是一個比較負面的作法。


許多人被操控、宗教成癮,會在此系統下強迫自己去習慣這個系統,或許有一些原因:曾經生命中有很多破碎的經驗、很孤單也很不幸,當有一個人給很多溫暖的愛,就像是得救一樣。這樣的救贖感很溫暖,怎麼可能放棄?又或者這麼努力討神歡欣才能得到牧師的肯定,是我們生活的習慣。我們從小如此,很容易沒有意識到,為什麼他說他很愛我,眉頭一皺,我就變得很糟糕。再者會產生一種恐懼感,就是若不這麼做,生活會不會從此不幸?


我可以想像在這樣的時期,若我有很不開心的事情,我不想讓那樣的痛苦再發生,我想逃避那個痛苦,希望新的信仰產生的信念可以延緩甚至使我不必面對那樣的痛苦。其實我總是很希望如果我很認真、我是一個好的基督徒,那人生中的不幸就不會發生在我身上。


每個人在面對這樣的痛苦時,難免都會有跟你一樣的期望,這時可以想一個問題,我們接受一個信仰的時候,祂是給我們足夠的力量面對承擔痛苦,還是只是讓我們逃避痛苦?毒品也可以讓我們逃避不想面對的事情。


對啊,而且毒品會給予我們愛和歸屬感。因為會有內團體,就是毒友們!世人都不懂我們,只有我們彼此知道。就真正的毒品研究來看,人們無法脫離毒品的原因,就是因為群體的關係。


它帶來一種歸屬感,使生命逐漸的削弱。


這位姊妹繼續寫道:因為牧師給她的屬靈架構裡面,美其名是順服就是蒙福,但實際上是沒有自己。至死為主燃燒殆盡,放棄自己的家人朋友及對愛情的渴望,那才是屬靈才是神喜悅的。若只要她提出一點點質疑,就會被牧師認為是不順服。牧師也一直告訴她要尊榮神的僕人,也就是牧師。所以她也因為愛主而把牧者的需要視為最大,後來她甚至為在同工面前幫牧師說話,沒有牧者的不是,只有當同工的不是,並視這個行為為謙卑的美德,但感覺上卻是教會的利益,但所謂教會的利益應該是牧師的利益吧?


PUA裡還有一招很厲害,就是若你不使我開心,我就會冷處理妳,讓妳覺得很害怕,失去歸屬感。所以這個姊妹如果稍微在服事上出錯,惹牧師不開心了,牧師就會拿掉她某些事奉。使她感覺不被重用。她因而被排除在外的孤單感,會覺得被遺棄了,會更深不斷自我檢討,趕快向牧師表達悔意,去討好牧師等等,很卑微並承諾下次會做得更好。這讓我想到一些過去有創傷的人,若他們小時候身處嚴苛的環境,她很習慣被指責,他們長大之後會熟悉這種受虐的環境,會以為愛我的人都會是這樣對我的,是我所熟悉的情境。他們很難想像其他樣貌的關係。這位姊妹也很早就在教會,所以她也沒有其他的人際經驗。就會一直覺得這是正常的,感覺讀到她的信會覺得她對牧師有很大的愛,把牧師當成她屬靈的父親,所以很難想像自己的父親怎麼會傷害我?


這種情況在教會很常見。當我們全心全意相信一個牧者或領袖時,我們就會盡可能地合理化他一切所有的行為或說法,也不論這些行為或說法會不會對人造成傷害。很多時候有些人會因為不夠屬靈而被拿掉一些服事。我在蠻多朋友口中都有聽到這樣的例子。任何一個團體都有一套運作的標準,讓人分辨何者為榮譽、何者為羞恥,這種榮與辱常常是透過服事來做為一個標準。很多時候,當我沒有辦法成為核心同工,我好像就被邊緣化。反之,我就會覺得我的地位變高了。但是投入這樣的群體,採用這套評價系統來看待自己時,我們就會把自己所做的及牧者如何看我們看得比上帝還要高。其實這也是一個造成我們信仰中毒的原因。


為什麼我們會把牧師看得那麼高呢?會不會是我渴望被認可?希望有歸屬感?在我們的文化裡,父家長這個形象是跟以色列民族很像的。就是這個團體裡最有權力的人認可我會使我特別感覺到被肯定的。


但會不會只是我們文化的問題?還是值得討論的。因為我們所讀的《走出迷霧》是一本美國出版的書,然而在不同的社會處境裡面其實也有一樣的問題出現,就代表不一定是因為華人文化造成的。


如果聽眾朋友們一聽到一個人的身分是牧師,就覺得他好像是神的代表,可以去想想是什麼原因?


就像我認識一個醫生,每個認識的人他都不是很看得起。但是他看到牧師時,就會肅然起敬。他不是基督徒,但他面對牧師時就會很敬重對方。


我也有發現這個現象,我本來以為是文化欸。那能否改成有些人特別會狗眼看人低?就是他們看重位階,這樣代表他們底層是低自尊的人,就是他們都是靠外在的一切撐起來的,所以他也一樣敬重擁有外在支撐的人。


或者是大家成長的過程中,是習慣一個有尊卑位階的成長環境,在這樣的成長環境裡,他也可以取得成功,因而他會對其他地位較為尊貴的人更加尊敬。


或者因他本身是較為底層或看見自己的父親是社會底層者,後來他自己翻身了,於是自身就更看重這樣的階級,這也是一種可能。但我們所想看待的是健康的人際關係,而不是這些外在的社會面具或角色,重要的應該是與這個人真實相處起來的互動關係,而不是他可能是一個總統就相處起來特別不一樣。


但現在我們討論的問題是,我們已經在一個教會裡面了,而且大家長往往是牧者,我們有辦法覺察到這種情況嗎?


這樣我們錄這個節目下來,是不是最後要來反牧師啊?


其實不是這樣,因為到最後我以後也會成為牧師。(笑)


那麼我們聊這些內容,到底要引發聽眾思考什麼呢?


希望大家思考最重要的點是,我們的焦點是放在信仰真正的目標,而非哪一個個人。另外我們教會裡的哪個人,不管他的身分有多重要,他是要帶領我們更親近上帝,並且不是為著自己的好處而控制他人。


既然我們說教會是罪人的集合體,而且我們是蒙恩的罪人。就是我們知道要悔改的話,那我們更該關注的焦點在於彼此互動的行為、甚至是我們的文化中繼續複製著許多罪行的影子。這是我們可以好好覺察的。另外若是聽了這位傳道人的故事後,有聽眾懷疑自己也被PUA,就是你懷疑自己有些創商經驗的話,給大家一些小常識。創傷經驗裡會有三個症狀,提供你可以自我檢測看看,若有的話,你現在在這個有毒的環境裡,你可能需要一些救護措施:


第一、你可能有曾經被傷害的經驗不斷地在腦海中閃現,或是作夢夢到這件事情,你會不斷地在經驗這件事情。

第二、你可能會想避開跟創傷相關的經驗或者是痛苦的議題,比方說這個人讓你很痛苦,你看見他就會全身不舒服,很不想去教會,也不想看見他。甚至你會覺得自己沒有任何正向情緒。

第三、你會過度緊張,並且警覺過去事件中對你造成的威脅,情緒上可能會變得比較易怒,因為警覺性覺得自己要這樣子的自我防衛,所以會難以入睡或專注。


若你已經沒有去教會了,但你仍有以上的症狀,代表你還沒有從這個創傷中復原,還需要再處理。


就像在這本書裡面提到的有毒信仰中的角色,關於受害者,它提到一個重點是,受害者的主體性在事件中被剝奪,而這些受害者即使已經脫離了原本的群體,他們也會很快地找到一個剝削他們的宗教團體。除非他們能找到一個更加認識信仰並重新導向信仰的團體,否則他們就會不斷淪為惡性循環在有毒的信仰團體中被剝削。


後來這位傳道人姊妹難過地一直自我檢討,並發現自己有身心症狀,常控告自己。

人是常會害怕自己有心理狀況的,所以他也是自己掙扎了很久,然後才考慮去諮商。


她發現自己撐不下去的原因,是因為她有次情緒大爆炸,說出重話收不回,所以沒有成為核心同工。當時她自己理不出頭緒,她不知道怎麼誠實地面對問題,所以她去找一個老朋友時,什麼話都說不出來,就只是一直哭,斷斷續續只說了一些些,所以朋友推薦她看一本書,叫做《改變帶來醫治》,她才慢慢看懂自己的問題。


她講到一個重點是,那個時候的她沒有力量真正離開她的教會,所以她後來還是回去那個痛苦的教會繼續服事。我覺得這是一個蠻好的小例子告訴受苦的人:

有時候你會受傷,並不代表你當下就能抽離,因為離開也是需要力量的。離開要面對未知和改變,你確實需要許多心理的支持才有可能繼續下一步的動作。

所以你覺得自己受傷了,符合以上三種症狀,我是蠻推薦大家可以考慮專業的諮商或是心理服務,可以幫你保密的,因為有些傳道人也擔心傾訴的對象不能保密。我建議的是找體制之外的心理服務單位來幫助你,並且你也不用擔心諮商師是否為基督徒,因為諮商過程中,諮商師光是幫你理清內在發生什麼事情,你可能就有很多新的看見了。所以還不必處理到神學或靈性的部分。當然,若你本身是牧者,歡迎你可以跟不在教會的日子官網聯絡,看看我們能如何提供幫助。


這個小傳道兩年後離開了那間教會,現在還在走她自己的復原之路。她自認覺醒之路走得有些緩慢,這好像是她人生的出埃及,她覺得自己好像還在曠野之中,但可能是她身上的奴性過強,她還不習慣脫下那身奴隸的裝備,所以她還在努力當中。


這種傷害需要復原有時候的確需要花上滿久的時間,也不需要給自己過大的壓力,覺得自己一定要多久才能復原,而且有時候我們所想像的復原,是恢復成過往的樣子,但是這樣的期待往往不會實現。


沒錯,我們發生過的事情不會消失。


但是我們有可能因為這些事情讓我們跟上帝有著完全不一樣的關係。


而且可能因為你經歷過有毒的信仰跟環境,你的辨別力更好,或許你可以幫助身邊中毒很深的人,告訴他們可能有哪裡出錯了喔!


那我們節目即將進入尾聲,也歡迎大家可以投稿到不在教會的日子,投稿題目是:你發生了什麼事?歡迎你找人聊聊,如果你還很難找人聊,先把自己的經驗寫成文字是初步的嘗試。我們也有五個問題,歡迎你可以試著用來寫寫自己的故事。


  1. 你發生了什麼事?

  2. 你如何發現不對勁的?

  3. 那後來你怎麼辦呢?

  4. 這件事對你的影響。

  5. 有沒有想說的話?

你可以嘗試用這五題作為你思路的引導來說說看自己的故事。並歡迎你寫信給我,如果你的投稿不想分開,只是想分享給我也沒有問題喔。那David最後有沒有想跟聽眾說的話呢?


其實在教會裡面我們會委身於一個群體。很多時候委身卻捨不得離開好像有點像是斯德哥爾摩症候群!這需要許多分辨才有辦法離得開。因為畢竟一個我投入那麼久的團體,要我離開其實真的不容易。即使在其中充滿傷害,之前在節目裡提到我的母親在一間教會受到傷害,我自己後來也繼續待在那間教會兩年直到我搬家。是因為某些委身的觀念才使我認為應該在那裏。但後來那裡的確也發生一些問題,因為問題比較嚴重,讓人覺得撐不下去了。聽了今天或之前的故事,我會覺得我們若能分辨我們委身的對象是誰,委身於教會遠比委身於特定的人還要重要。


我覺得我們不是說不要委身教會,應該是說我們要清楚我們委身的動力還有對象是上帝,透過這個視角回來看我在教會的服事或我跟隨的領袖,他是否幫助我依然走在上帝的心意中。


那謝謝今天David跟我聊那麼久。


感謝大家!


Okay,Bye!


Bye!






42 次查看0 則留言

Kommentare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