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聽友投稿》教會很會要求別人......

作家相片: 神學少女神學少女

作者:不在教會的SYC

離開台灣到了海外讀神學,我發現我也進入一段「不在教會的日子」,這些日子我開始思考,我對教會的難以抹滅的那股憤怒。

直到有一天,我聽到了一個命題為「破框」的podcast後再度爆炸,忍不住想去podcast 的fan page 炸文的過程中,我也試著梳理出這個憤怒的原因—— 因為聽完整集,我發現主持人與受訪者不但沒有「破框」,反而變相要求聽眾「接受現實」,不要「爭奪權力」;對我來說,就是不要改變。

--

其實,持反面立場也許讓人不舒服,但假裝沒有立場,假裝開放,實際上「既得利益者」作好作滿,才是最讓人感到生氣、噁心,甚至悲傷,那種悲傷可能是因為,對方好像給人一種可能性與期待,一陣子以後,才發現尋求改變的這一方像個傻瓜,只是被「摸頭」,可是,明明摸頭別人的人是最有資源實踐改變的啊。

以這個讓我生氣的podcast 為例,教會明明一直順從世界的父權規則,例如男性壟斷講台、男性制定規則…,卻不自知,還自以為平權地說看重女性,結果只是搬出經文,要女性男性「共同」遵守,尤其女性要對現實忍耐,卻沒察覺,自始至終壟斷話語權的都是男性。

很諷刺的是,教會常常勉勵會友,要敏銳察覺文化中的假神,但教會內部各種「偶像崇拜」卻不自知。

--

順著這個所謂「平等」的邏輯,我倒想說,Stanley Hauerwas所說的「終末群體的另類故事/想像」這個「終末群體」,包含男性與女性,所以不是只有女性需要學習放棄用比大聲、比拳頭這種「世俗的方法」來管理教會,男性遇到批判與質疑,反而可以用幾句「喔,我們都是罪人啊,這是沒有辦法的」之類的話帶過,與其說是「現實主義」,這聽起來更像某種逃避責任,甚至不願意放棄權力的話術,適合用來自欺欺人。

承認吧,這才不是合一,這比較像河蟹。

--

其實這幾年觀察下來,不只面對教會內部的性別與權力問題,教會在面對所謂的教外人士,也常有一種不同等而且不合理的倫理要求,明明身為教會的我們,一起作為一個「終末群體」回應世界,卻好像比較常看到教會反向要求教外人士應該要相信什麼、應該要怎麼行事為人…,而我們卻可以用「沒辦法,這就是現實」云云的一兩句話來處理教會內部一直存在的問題,包括對金錢的崇拜、對外表的崇拜、對結構的崇拜、對成績的崇拜…。

教會在對自己「身分」的認識,到底是忘記了,或是不願意想起來?

--

不在教會的日子,我會好面對並處理我的情緒,我會祈禱已經發生的救贖持續在我生命工作,當療程進行到某個程度,那些憤怒會漸漸緩解,我會練習愛我的教會,如同神愛我;而我也深切盼望教會真實經歷這份救贖,想起這個救贖,因此能勇敢面對錯誤與失敗,長出改變的勇氣。

92 次查看1 則留言

1 Comment


tak.lithy
Nov 07, 2022

你說得太對了

教會就是常常打著順服掌權者的旗號,實則是打壓一切反對的聲音

他們常常口裏強調自己有多想要和諧

事實是要那些反對的聲音都閉口不談,開口的就是擾亂的人

反對的人都沒有好好讀聖經等等

我真是在教會憋了好多年了,你這麼一說我才了解那種鬱悶的感覺。


我現在不會再甘願被控制了

Like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