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聽友回饋》信仰毒品第四集.心得篇

作家相片: 神學少女神學少女

首先敬祝各位讀者平安,輸出這篇文章心裡也實在忐忑,但願各位有感或無感的可以稍有領會或是批判指正另也請做好心理準備,下文當中也會有較為銳利的字眼,再煩請斟酌閱讀。

此文出自於Podcast吸毒篇的1-4總和並有針對性回應。




針對吸毒篇-4

前言

我個人優先想表達的是,亞洲人或說華文民族的思考模式,極其迂腐且稱為腐敗也不為過,但也正因此為何我們眼目中總充滿著西方的月亮比較圓的迷思也可以得以揭曉,原因為何,文末如果當你認同了此段想法,既恭喜也為您感到嘆息,因為您也有機會容易成為被群體不接納的一員

亞洲思維中,我們會因為職稱與稱謂,亞洲華人就會內建一個「敬畏」的心態去看待事情,常見的就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是否這是從小到大被教育的偏見與歧視呢?

但請您回想一下,高樓大廈的建造,是由一群汗泥混雜全身骯髒的工人所辛勞建出的,的確,一個建案來說設計師、建築師功不可沒,但一些實際裝潢設置的眉角,其實都是由工人們一磚一瓦一線所打造的,或許說到這,您仍十分無感,因為台北市、全台灣,大多都是一堆醜陋的民用建築及內置裝潢早就將您如此養成了,而看似高級的建築都是商用大樓或是"外國",對吧?

 

你是誰?

為何我要做前段的舉例? 很簡單,因為我們的教育及社會還有文化將我們訓至”奴”此,思考被束縛、學習被約束、道德被綁架、情緒被勒索等一切種種,將我們潛移默化的塑造成了如此。 在卑賤為奴心態卻好似理應是個普通人的我們,正因此如此,所以對於一切看似崇高且神聖的事物,我們充滿著崇敬,以致於尊上蔑下這種「不自覺」但平常的行為,原因建立於奴隸們的不思、不辨的核心思想,讓我們思想不夠自由、從不會去嘗試實踐我們心中所想創造的一切,更甚懷疑自由為何物。


 

你其實是如奴隸般的傍附者。

先別急著否認。

從我們的在學生活圈到職場到教會不難觀察也不難發現,是否看起來像領袖的角色都會被簇擁為王呢?

在學的班花、班草、班長、學藝、風雲人物、教師 職場的紅人、經理、高層、老闆 教會的長老、元老、傳道人、牧者、元老們的子女、有服事的老基督徒們?

這是痛處吧? 這些角色的列舉,是否有讓你想起了誰? 是否有那麼一些行為舉止讓你不滿或說曾得罪你卻安然無恙,無須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而這一切事情發生之後,始終仍有人站在他們那邊,而你終究只是**”傍附者”,但其實你成為傍附者也無法怪罪於他人。**


 

該覺醒了!

進入正題了!好的!恭喜你,無論你有感或無感,你都是個正常人。 抱歉,看似廢話有點多,但是有時候條件設置好前提,才可以更清楚彼此要討論的共識與目標。

上述的那些角色,其實就是我們生活中的**"權威者",他們成為我們日常中的一些指標或角色及意見,而我們為奴的心,使我們總是成為"依附者"**。*似傍附者


 

醒醒!你沒有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在學校,我們信賴那些團體核心、那些看似成績優異、那些教師;在職場我們信賴前輩、長官、顧問;教會我們信任牧師、傳道人、牧者、小組長、基督教前輩。

但!基督徒(會眾)們很常見的都是依牧師為主,但我得真切的說,依賴或是依靠他人去認識神,基本來說也是本末倒置了。 試問:牧師、權威者,任何一個人就代表正義、正確、無誤、無可指謫嗎? 然而,事實上並不是的,雖然我全文想撇開談論神這件事情,我們僅以真實來就事論事,但只有神才擁有全然的智慧與超乎我們所想像的能力。


 

聖經的義是因信稱義。

Q1.想想信心之父亞伯拉罕難道沒有行為得罪過神嗎? → 夏甲的孩子由血氣而生,廣義上也算是對神的一種"不信"對吧? 而神守信的使他的後代如此繁多。

Q2.想想索多瑪被毀前,亞伯拉罕對神的討價還價,希望能夠搭救他的親戚**"義人羅得"**,雖然羅得成日在城門口為索多瑪城哀傷,但他不也是與罪人同住? 在索多瑪人要對使者施行暴淫時想獻出自己的女兒等等行為..但他仍稱為義人…? 而神仍派使者搭救。

我們一同的體認清楚,人並不完美人也是罪人,既使是義人也有犯錯的可能,更遑論現代生活中我們看似那些位高權重的人們。

正由於我們對神、對聖經的認識不足,我們總把”牧者當作神的代言人”,認為只要聽、信、行他們口中所說,我們便能通往天國的救恩與道路。

但永遠莫忘,"耶穌說的: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人若不藉著我,誰都不能到父那裏去。" 這正是你脫離錯誤的牧養的解答。

我們應去信的是三位一體的神,聖父、聖子、聖靈


 

你需要知道的依附者成因

我們的文化、我們的思想,總是把我們訓練成很棒的工具人。

想想你背的多少公式,永遠只是套入,而不是理解瞭解公式如何而來,一切講究速成,好像速成來說一切必然會可以快速成功。

我們從不探討智慧、不思考過程,僅看著目標好像成功了、好像完成了,但當被問及為什麼的時候,卻又說不出個成因,這樣的長期性不思不辨的思考模式的後果就是,我們以為的信任、信賴,實際上是盲信了一切,造就了我們失去了探索真知的機會。


我列舉幾句社會上廣傳的

1.你要學會複製成功者的成功,然後去執行,你必然會成功。

*你擁有成功者的智慧嗎? 你擁有成功者的能力嗎? 你擁有成功者的人脈嗎? 我們從不思考我們是否具備相對應的能力

2.我只在意結果,我不想聽你的過程。

*因為工具、因為捷徑,使我們成為如此被時間追逼的人,沒有時間去在乎自己的思路,只著急地完成他人的目的,並不為自己思考,進而使我們自己成了受迫害的人。

3.順服就是蒙福。

*沒錯你應當順服神,但停止被他人藉著身分去操弄,總是用這句話去拉扯你的一切,導致自己身心混亂。


 

改變很難,但可以從現在開始。

總結我聽取的四篇吸毒Podcast. OS:標準吸毒趴

聽取大家的故事呢...許多的毒素都建立在豐收人生、成功神學的基礎上,我相信上帝、父神理所應當地會去愛祂的孩子們,但卻會有人會用著賜福的名義,去使你達成他人而不是祂的目的,而你經歷的苦難,我真真切切的說,你不是唯一一個受害者,多少人或多或少也是,因而離教因而遠神。


聖經的許多根基都建立在苦難後的蒙福,最慘主角我自己認為是約伯,又或者我看得不夠多,貫通整本要戲稱為一本災難書也不為過的,但人性天生或許樂觀,總是會專注在苦難後的祝福,而忽略的苦難的過程,這也恰好與奴性滿滿的亞洲文化不謀而合,我們都在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的訓誨中成長,而實則也並不然,因為有些人天生就是幸運者,瞧瞧雙子的以掃以及雅各,先不論以掃長大過程的一切所行,但其實神從一開始就揀(偏)選(愛)了雅各。

但,請你停止對於自己在經歷過那痛苦折磨之後的自我懷疑以及你當前所受過的任何試煉,正因為亞洲家庭至教育對愛、對成功、對客苦難勞種種的錯誤行為、觀念、誤解,「深深的榨盡所有的靈性、生命、情緒」,使你成了那行屍走肉般的服事者(or Giver)。

現代的教會常常將人教導的我們必須很努力,我們才能與神靠近、我們才能與神親近,一個有愛的父親,祂不會冷眼看著你經歷一切苦難,才允諾你那麼幾句話(祈禱、禱告)進到祂的耳裡。

我們前面的20~30年台灣經濟紅利早就了多少破碎的家庭?

沒錯!你沒看錯,所謂經濟的起飛造成了多少人逸則淫,淫則亂,多少人為了去遮掩家醜不外揚,而如阿信般的母親(父親)為了所謂的名義上家的完整去容忍了好像雙親健在的假象或是貌合神離的婚姻。

我們從家庭、從婚姻、從教育以至於個人的內心、心理、思想、觀念,鑄造了多少根深蒂固的錯誤?


或許父母、師長不懂,由於他們的理所當然,為我們建立了多少敗壞的根基呢?

直至今日,你收過多少來自於比你年長的任何人由衷的抱歉並改過呢? 筆者我,幾乎少之又少,反而生而為人、積極進取的我,總是要為不是自己的錯誤感到抱歉並且去道歉。


經歷這一切的混亂,致使我們與神的距離似乎好像更加遙不可及,筆者我曾經瘋狂的大量服事、接受所謂訓練,我永遠定罪自己是個醉人的角色以為我的任何付出都是在還債予神,恪守聖經一切的行為、品德的教導,去符合牧者所有一切被稱為「屬靈」的種種才合乎神的心意。

「那些人們」總藉著神說、符合神心意、這樣才討神喜悅等等,眾多的方式去說服(情緒勒索)、更加利用自己的職位、身份再對你深度的詆毀,好讓你的罪咎感更深,直到掏盡你的靈、蛀蝕你的命,使你痛苦不堪。


最後再做個舉例,請你省思這世界上發生過不只一次的事,足以影響到大幅度經濟層面的事件,那些經濟詐欺,台灣的力霸案、歐美的安隆案或是2008年的金融海嘯等,是否有造就這些事件的人,哪個不是聲名在外、位高權重的?


他們善用自己的身分,懂得包裝、運用關係、賣弄知識、操弄言語然後慢慢的只圖謀自己的利益,這其實跟教會中利用自己職份、為份、身分崇高的人圖謀自己利益的人行為相差無幾,但教會最糟糕的地方就是,宗教狂熱的狀態下,只有受害者會被眾人認為錯誤的是受害者,而非加害者,這社會亦是,每當社會事件有女性受性侵犯,總有人揶揄是那女的穿太少,所以才被____,不多數的人認為是理應犯罪之人被約束。


筆者在經歷一切煎熬折磨之後,事實上,現在也開始搞不清楚何謂屬靈? 何謂智慧? 為何經上一堆人向神求智慧呢?


為何亞洲基督教圈內很喜歡宣揚自己的軟弱,而總是輕視抵擋有能力之人? 如果如此輕視抵擋,那為何又有人要向神尋求智慧與能力?

我瞭解神的能力在軟弱人身上得以完全、但我更深明白,神的能力在有智慧能力的人身上是更能彰顯祂的榮耀的。


這段筆者得OS:無能之人的神,感覺這信仰跟這個神就有夠廢的。


倘若如創世紀所說,我們吃了分辨善惡的果實之後的日子必定死,筆者最後願神祝福大家在仍有氣息的年歲中,有從神而來分辨屬神或屬惡的智慧,做出正確選擇。


我不想屬靈了,我想直接屬神,這樣簡單多了。

對,筆者我就懶!

169 次查看0 則留言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