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為什麼年輕人離開教會?

作家相片: 神學少女神學少女

為什麼年輕人離開教會? 作者:神學少女


18-25歲的年輕人,在教會最常聽見的話語就是命令與要求,例如:“你要懂得感恩”要順服權柄、年輕人就是要起來服事”,等等;并且當發生以下兩大類狀況時,年輕人毫無意外地就會被指責:

第一類是“違背教會教導”。 第二種是“沒做到教會期待”。

最常發生的是當年輕人分身乏術,出現健康或課業危機,必須婉拒過重的服事時,就會聽到類似這種說教: “我們應該舍己跟随主”、“時間是安排出來的”,或是酸言酸語“都有時間約會,怎麽沒空來服事?”、“你時間那麽多,爲什麽不探訪?”讓他們感覺不服事,就會對不起教會。因而即使強迫自己服事到身心出狀況,也不敢再開口求助。

⋯⋯

當我細思這些話語背後的傷害,其實問題帶來的深遠影響,遠不止情感上的受傷。 在剛成年的時候,重大任務是發展自我認同、活出夢想,年輕人借此決定自己是誰,以及自己想如何運用生命,這會成爲進入成年世界的第一個框架。因此,夢想是具有盼望的想象力,幫助人們在這個刺激不斷的世界裏,找到自我定位并活出生命的熱情,用信仰的語言來說——夢想就是呼召!

所以,當年輕人在服事中操練時,他一邊發展對自我能力的認識,一邊也會苦惱于實踐的種種困難,這正是他摸索呼召之路必經的挑戰。當教會長輩想要培育下一世代爲主發光的信徒,需要賦予年輕人權責,相信他們的可塑性,也與他同行生命中的難處,這才是對門徒生命的塑造!

很可惜的是大多數成年人,接受的都是權威責備型的教育,以至于當年輕人表達自身困難時,個别長輩們很自然會站在年輕人的對立面,想用施壓與說教來激勵年輕人成長,效果卻适得其反,也造成許多誤解和傷害。讓年輕人感到自己被當作工具人使用,不被允許有負面情緒。這種打壓傳遞出的訊息,讓人以爲唯有他做到教會想要的樣子,像一個乖孩子,才能被衆人肯定。

處于成年初期的他們,内心強烈渴望獨立,然而在這種壓力下,最容易出現的心态就是反抗體制,離開教會就成爲一個選項,讓他能掙脫被否定的痛苦感,遠離受挫的環境。

所以,當我們看見年輕人“脫軌”的行爲,不探問原因就定罪,特别容易對其造成靈性的傷害,讓他們對教會失望,甚至遠離上帝。

摘自《海外校園》教會常見語錄,完整文章請見 https://yzd.oc.org/oc159-19/ 看臉書大家精彩討論


94 次查看0 則留言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