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給大家一張我非常喜歡的圖,值得深思!
(寫點自我省思) 有人說我重砲, 有人說我可以更溫柔, 有人不方便上節目發言, 有人要我想想太強硬會不會被滅?
看看別人砲火隆隆, 我回頭看看自己溫溫吞吞的語氣, 黑人問號??? (各位,我真的屬於善良中立吧⋯⋯)
我選擇處在一種張力中, 好像在刨教會的牆腳, 但事實上我認為這才是在建造教會。 導致許多主流教會的弟兄姊妹 是這裡的隱藏粉絲, 支持卻不能張揚,避免誤會與麻煩。
沒關係,因為我們以前沒有過經驗, 原來可以懷抱著對人的理解、 尊榮人的價值, 但同時又真誠地指出對方的問題, 評論對方的神學觀點有哪些不足, 因為不同意對方的觀點, 不等於我們否定對方的人格, 我們透過交流,拓展彼此的視野;
這是在我們文化處境下比較難理解的思路,
大家不喜歡在公開場合主動表達自己的意見,
如果被人指出不足,會覺得自尊受損,
特別在熱門議題上,會擔心表態會破壞關係的和平,
因為我們是一個害怕犯錯的文化,
把觀點跟面子綁在一起,
這使得不同觀點的聲音沒有辦法出來!
用開放式的態度聆聽各種對節目的回饋, 讓我很珍惜不同的聲音, 先聽進去,再來比對我對自己的認知, 這都是過程, 我需要誠實面對自己, 不害怕受聲音影響,浮動的自我價值, 因為我相信渴望進步的同時, 也可以耐心地接納自己所處的位置, 必定還有需要學習的功課, 還有需要整理的盲點——
包括我對感受的感受: 我對被喜歡有什麼感受? 我對被討厭有什麼感受? 我對被質疑有什麼感受? 什麼時候,我比較不勇敢? 什麼時候,我無懼於說真話?
我們本來就是在整個社會的系統中, 透過他人眼中的自己, 思考那是不是自己想要傳達的樣子。
如果你在教會的人際關係中,
自我也有同樣的不穩定感受,
這是很正常的喔!
代表你願意開放的檢視自己,
允許自己不穩定,
才能打開進步的可能性!
謝謝在限動中、 還有發言裡常常跟我互動的朋友, 常常覺得雖然是一個人面對手機, 但是好像有一群朋友熱熱鬧鬧的在討論!
為了感謝各位安慰我昨晚的焦慮, 今天早晨特地為大家臨時錄了一集, 聊聊如何製作Podcast? 已經上架在Podcast囉!
希望基督教的自媒體越來越多, 讓各種聲音多元展現, 幫助我們從各種不同的角度思考信仰, 也映照我們在真理上的學習與實踐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