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回應聽友》經營一個能說真話的平台

作家相片: 神學少女神學少女

最近我聽到網友有兩種聲音:

有人覺得這節目太溫馴了,但至少有空間讓人說出故事。

有人覺得這平台太偏頗了,只是抒發負能量的抱怨。


--


剛好這集的內容,直接幫忙講到了我的神學理念!

我知道聽友有各自的立場,

少數人甚至看不起別人的立場,

我承認自己看到有些回應,

根本牛頭不對馬嘴,看到黑影就開槍,

我也是三條線!

--


我有所體悟的是:

不可能服務到每個弟兄姊妹都開心,

但是這個不開心也是「真實」的,

也需要被尊重。


我要承認的是:

沒有足夠的時間與心力與每個人對話

(不然其實我很想,因為我很喜歡人類)


我能力所及的,就是盡力在當下

經營一個能說真話的平台。

但是謝絕謾罵與人身攻擊,

我還是很相信

基督徒能一起塑造出尊重、開放式對話的文化!

---


「有一段時間我持續被「憤怒」吸引,像是看到任何不順眼的東西,都想馬上發表意見,好像如果我不馬上表達意見,我就不是真正擁有某種比較好的價值觀,我就不是比較優秀。但這一年來,我開始體驗到,稱讚是困難的,喜歡是困難的,這世界太糟糕了,美好的冰河終究溶解,批判不好的風景相對容易,對任何事情憤怒,比擁抱自己的黑暗簡單。

我想抵抗憤怒,我不想要我的生活,只剩下無處宣洩的憤怒和自我厭惡。」--潘柏霖 看到詩人一段自我的剖析,我喜愛當中這句話:

「批判不好的風景相對容易,對任何事情憤怒,比擁抱自己的黑暗簡單。」*


在我想像中,一個真實基督徒的生命,

因為有所依傍,

就能直面深淵黑暗。


外在的黑暗,著實可怕,

特別是人與人信任感崩解的社會;

但內在的黑暗,也不惶多讓,

人們受傷的底下,可能也掩埋著罪,

不想對自己承認的驕傲,

而這些自我保護形成僵化的模式,

我們因此受傷,或傷害他人。


//


追求真實的生命,

不只是述說外在的壓迫與不公義,

我們也願意花更多時間梳理內在的問題。


但這些承認不是落在「指責」而已,

路還要往下走,

文過飾非,只是虛偽的和諧,

教宗說,有兩條合一的道路:

一條是虛假的合一,

在這種合一中人們指責他人並最終分裂。

另一條是真正的合一。


//


節目以口語討論的議題,時間比較充裕,

我們談現象外,盡可能誠實地說出自己的觀點,一方面拋磚引玉,一方面也希望是建設性的批判思考,而讓議題有機會發酵,好的反思最終會化為一個疑問句,促發人們更多思索,或採取行動。


粉專則是眾家自由發聲之處,

可以透過投稿、回應,

有一個平台說說你的看法、立場,

我盡可能不設限這些故事,

也不會只選擇跟我立場一致的投稿。


我主要挑選的原則是能如實呈現觀點,

故事說得清楚比較重要!

讓我們可以透過當事人的主觀看法,

擴增對一件事情的認識,

或是對習以為常的教會文化,

來點不一樣的眼光。


//


在我做心理相關工作時,

有一個聆聽故事的心態:

每一位當事人都是我們的老師,

他們豐富我們的視野,

使我們對生命更多謙卑。


其實,信徒相交,

我認為也是一樣的過程,

既然是關係,必有摩擦,

親如父母伴侶,都需要花時間溝通,

更多時候,還是純粹彼此包容,


面對立場相異時,

關係會是重要的基底,

基督徒的關係不是靠一般的朋友相交,

不需送往迎來、逢迎拍馬,

而是在基督裡合而為一。


「合一是耶穌在福音中所說的真正合一,即祂與天父的合一,祂也願意我們進入這種關係。」--Pope

 

這集節目,我跟家驊牧師的對話能解答一些疑惑,讓大家更認識《不在教會的日子》與《使命門徒》各自的節目製作理念!



107 次查看1 則留言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1 Comment


timothykoala
Dec 26, 2022

謝謝,做這檔節目真的很勇敢,因為非常的政治不正確(但是真的很誠懇)

但是語氣真的很溫馴、太溫柔了(應該是愛心說誠實話吧)

Like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