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寫在2020年,剛開始實驗微型教會,聚會後的感動紀錄:
這幾個月嘗試著開放家庭聚會,我在其中也同時經驗著教會的形成,有種夢想成真的驚嘆!
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群體初步的雛形,但是在第一場領聖餐的聚會中,每個人擺上一部分,一起參與帶領,不論是靈性默想、分享、講道、帶領主餐,讓崇拜真的是眾人之事,是主動參與,是成為聖潔的祭司——輪流帶領弟兄姐妹思想神國的事。
聚會就不是獨尊牧者,也不是隨感而發的漫談。
//
年輕人都很緊張,時間也拿捏不準,但我看見的是門訓的塑造、生命的對話,甚至是群體一起創造儀式來表徵我們內心的情感,這感動一直在我心裡迴盪。
我對教會是有美好願景的想像,也是廣義的概念,雖然在肉體上我們無法像昆蘭社群離群索居,但有沒有可能因著真實的群體,我們在心靈上是特別意識到自己是被分別為聖。
縱然大多時候我們深受當代個人主義思潮的影響,在信仰裡的掙扎似乎都是孤軍奮鬥,也有別人無法理解的難處,但若因著每一次與弟兄姊妹同領聖餐,知道我們都是撐住彼此的力量,那會不會就不輕看自己的侷限與軟弱。
紀念主的死,使我們得生。
//
加爾文很認真的設立主日崇拜的儀式,每一個環節都有他的神學理念,而今日長老會依然遵循這些節目的進行,可是會眾卻不見得瞭解儀式背後的神學,習以為常的完成,也真的沒胃口受門訓裝備學懂。我們以為「一切規規矩矩照規矩行」是崇拜的重點,但儀式不過是個喻體,透過儀式傳達出的思想與情感才是真正的主體。
我們求婚下跪、祈禱閉眼、張開雙手祝福、按手禱告,也就是每個動作裡藏著心意才是重點,形式都可以改變。
但確實人性對儀式太容易麻木,往好處講是潛移默化(例如:恭誦主禱文,目的是塑造信徒內化:要先求神的國與義),往壞處講,當我們有口無心,那混亂或許比秩序更好。
所以,我想或許每次聚會可以安放一兩個在傳統教會常見的儀式,也可以新添變化,讓人有安心感,也有期待,持續去覺察:
「為什麼我們此刻要做這樣的事呢?」
「這確實讓我更專注於神?還是專注自己呢?」
我也喜歡每次聚會後,大家一起討論怎麼調整進行方式,讓我們可以有更深入的連結,安全感跟信心都需要日積月累的經營,而共識決是我們操練看見他人需要的方式。
//
每個人都有背負的沈重, 這與年齡無關, 怎麼陪伴他人,其實需要被教導, 也需要學習真正進入對方的故事。
他難過時,其實並不想聽你過去難過的故事; 他要從自己難過中,分神去聽懂你的思路,若並不貼切,徒然彼此耗費精神。
他絕望時,其實並無法聽見那些鼓勵的話語; 那都太簡化他面對的景況,他也無能為力來說服你,有些痛苦並不是一個可以解決的問題。
所以,這個信仰群體需要認同: #人生難題沒有標準答案,#但我們都不要放棄在真理中持續尋求。 而真誠的彼此扶持、深入的安慰勉勵,是在基督裡可貴的肢體關係,也是信徒站立得穩的秘訣,所以我們每一次都要領聖餐,提醒我們是屬主,不屬世界。
//
教會是個有機體。 所以,如同種子埋在土裡, 冒點小芽,若主允許,賜晴天雨天,孕育滋養我們,越發有信心,不入了迷惑。 若主不許,也是珍貴的經驗,建立了溫暖的屬靈情誼。
Comments